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1 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 基因组编辑基本原理 | 第11-12页 |
1.3 锌指核酸酶(ZFN)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3.1 ZFN结构与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1.3.2 ZFN靶点设计及ZFP组装 | 第13-14页 |
1.3.3 ZFN技术在植物中应用 | 第14页 |
1.3.4 ZFN技术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1.4 TALEN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4.1 TALEN的结构及作用原理 | 第15页 |
1.4.2 TALEN序列组装 | 第15-16页 |
1.4.3 TALEN进行植物基因组编辑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4.4 TALEN技术应用前景 | 第16-17页 |
1.5 CRISPR-Cas技术简介及其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5.1 CRISPR-Cas技术简介 | 第17页 |
1.5.2 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1.5.3 CRISPR-Cas系统的优点及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6 糯性玉米及其形成原理 | 第19-20页 |
2 引言 | 第20-21页 |
2.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页 |
2.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2.1 研究的内容 | 第20页 |
2.2.2 本研究所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3 正文 | 第21-39页 |
3.1 玉米TLR体外活性报告系统建立与RNA PolⅢ启动子活性系统鉴定 | 第21-33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3.1.1.1 植物材料 | 第21页 |
3.1.1.2 菌株与质粒材料 | 第21页 |
3.1.1.3 网络资源及生物信息学软件 | 第21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21-27页 |
3.1.2.1 种子催芽与种植 | 第21页 |
3.1.2.2 玉米基因组提取 | 第21页 |
3.1.2.3 试剂配制 | 第21-22页 |
3.1.2.4 聚合酶链式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 第22-25页 |
3.1.2.5 凝胶回收 | 第25页 |
3.1.2.6 目的片段亚克隆 | 第25页 |
3.1.2.7 The Traffic Light Reporter表达载体(TLR载体)构建 | 第25页 |
3.1.2.8 玉米原生质体制备与转化 | 第25-27页 |
3.1.2.9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第27页 |
3.1.2.10 流式细胞仪计数分析 | 第27页 |
3.1.3 实验结果 | 第27-33页 |
3.1.3.1 原生质体分离提取活性检测 | 第27-28页 |
3.1.3.2 原生质体质粒转化及条件优化 | 第28-30页 |
3.1.3.3 全基因组sn RNA启动子分析 | 第30-31页 |
3.1.3.4 基于TLR体外活性报告系统U6启动子鉴定 | 第31-32页 |
3.1.3.5 基于TLR系统评估U6启动子活性 | 第32-33页 |
3.2 玉米中Waxy1基因编辑 | 第33-39页 |
3.2.1 材料 | 第33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3.2.2.1 试剂配制 | 第33页 |
3.2.2.2 载体构建 | 第33页 |
3.2.2.3 农杆菌转化幼胚制得转基因T0代 | 第33-34页 |
3.2.2.4 籽粒染色 | 第34页 |
3.2.2.5 淀粉粒染色 | 第34页 |
3.2.3 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3.2.3.1 分离出目标基因全长测序与筛选靶序列设计 | 第34-35页 |
3.2.3.2 T0代植株ZmWaxy1基因型及表型分析 | 第35-36页 |
3.2.3.3 T1转基因植株性状调查 | 第36-39页 |
4 讨论 | 第39-40页 |
4.1 RNA polⅢ型启动子鉴定对CRISPR-Cas9在玉米应用的意义 | 第39页 |
4.2 CRISPR-Cas9在玉米种体现出较高的编辑效率 | 第39页 |
4.3 基因编辑在玉米基因编辑应用展望 | 第39-40页 |
5 参考文献 | 第40-49页 |
6 致谢 | 第49-50页 |
7 个人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