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18页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7-10页
        1.选题背景第7-8页
        2.选题意义第8-9页
        3.创新之处第9-10页
    (二) 研究综述第10-11页
    (三) 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及启示第11-16页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8页
一、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理论基础第18-26页
    (一) 农村信用社释义第18-19页
        1.信用合作制度的内涵第18页
        2.合作金融及其组织形式第18页
        3.农村信用社的任务及其业务范围第18-19页
    (二)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回顾第19-21页
        1.1951年—1957年的初创阶段第19页
        2.1958年—1978年的初步发展阶段第19-20页
        3.1979年—1996年的整顿稳步发展阶段第20页
        4.1997年—2005年的改革深化发展阶段第20-21页
        5.2006年—2015年的快速发展阶段第21页
    (三) 对三农问题相关概念的阐述第21-23页
        1.三农释义第21-22页
        2.相关概念的阐释第22-23页
    (四)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与三农的关系第23-26页
        1.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第23-24页
        2.三农的发展和挑战促进农信社改革的步伐第24页
        3.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功能的发展演变第24-26页
二、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第26-33页
    (一)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现状第26-28页
        1.提供积极的金融支持第26-27页
        2.增设农村基层服务网点使金融覆盖面得到扩大第27页
        3.转变服务作风并且全面落实“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第27页
        4.推广多种信贷产品和信贷模式让服务功能有所增加第27-28页
    (二)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所取得的成效第28-31页
        1.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资金投入额度第28页
        2.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资金投向第28-29页
        3.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资金使用效果第29-31页
    (三)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存在的问题第31-33页
        1.三农领域自身存在的障碍第31-32页
        2.历史包袱问题第32页
        3.农村金融生态的不佳给农信社带来不利影响第32页
        4.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制约影响导致农信社资金来源单一第32-33页
三、促进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支持三农的对策和建议第33-44页
    (一) 优化支持三农的外部环境第33-34页
    (二)通过政府帮扶化解历史包袱加强信用工程建设第34-36页
        1.政府应为其减免税费第34-35页
        2.人民银行应该增大相应的减免力度第35页
        3.政府大力帮助严格执行农村信用社的财务制度第35页
        4.加强地方政府对农信社的管理工作第35-36页
    (三) 用市场化思路推广三农特色服务第36-40页
        1.市场化思路解决三农发展的金融需求第36-38页
        2.推广三农特色服务第38-40页
    (四) 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第40-44页
        1.实行积极的农业保险制度第40-41页
        2.逐步健全农村金融风险补偿和担保机制第41-42页
        3.建立一整套信用贷款风险评价体系第42页
        4.完善贷款营销机制第42页
        5.增加对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供给第42页
        6.给予农村信用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第42页
        7.完善相关抵押担保的配套服务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吕梁市A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下一篇:半对称与四分之一对称联络的多重卷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