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疗服务制度论文

山西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运行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18页
        1.2.1 国外研究成果第14-16页
        1.2.2 国内研究成果第16-18页
        1.2.3 述评第18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 创新点与不足第20-21页
第2章 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第21-33页
    2.1 异地就医结算相关概念界定第21-24页
        2.1.1 基本医疗保险第21-22页
        2.1.2 异地就医第22页
        2.1.3 异地就医结算第22-24页
        2.1.4 分级诊疗与异地就医结算的关系第24页
    2.2 理论依据第24-26页
        2.2.1 医疗服务市场失灵理论第24-25页
        2.2.2 政府的公共职责理论第25-26页
    2.3 异地就医结算政策及模式第26-32页
        2.3.1 异地就医结算的政策第26-28页
        2.3.2 异地就医结算的模式第28-32页
    2.4 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山西省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的现状第33-47页
    3.1 山西省城镇职工异地就医结算的政策及实施情况第33-36页
    3.2 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第36-39页
        3.2.1 管理模式第36-38页
        3.2.2 科室设置第38页
        3.2.3 服务群体第38页
        3.2.4 财务处理方式第38-39页
    3.3 异地就医结算具体进展情况第39-46页
        3.3.1 异地就医结算总体情况第40-42页
        3.3.2 异地就医结算住院情况第42-44页
        3.3.3 异地就医结算购药情况第44-46页
    3.4 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山西省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的评价第47-63页
    4.1 异地就医结算取得的成就第47-53页
        4.1.1 参保人员负担减轻第47-51页
        4.1.2 医保经办机构管理便捷第51-52页
        4.1.3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开始起步第52-53页
    4.2 异地就医结算存在的问题第53-60页
        4.2.1 经办机构业务协调效率较低第53-54页
        4.2.2 系统平台建设不完善第54-55页
        4.2.3 异地就医结算发展不均衡第55-58页
        4.2.4 部分地区医保基金风险较大第58-59页
        4.2.5 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受到一定影响第59-60页
    4.3 进一步推进异地就医结算面临的挑战第60-62页
        4.3.1 就医结算政策性规定存在限制第60-61页
        4.3.2 区域间基金筹资能力差异明显第61-62页
    4.4 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山西省城镇职工异地就医结算的启示第63-67页
    5.1 明确异地就医结算的基础和关键第63-64页
        5.1.1 提高统筹层次是基础第63-64页
        5.1.2 模式选择是关键第64页
    5.2 保证异地就医结算分层次有效进行第64-66页
        5.2.1 重视业务和技术层面建设第64-65页
        5.2.2 坚持“分层次推进”原则第65-66页
    5.3 小结第66-67页
第6章 完善山西省城镇职工异地就医结算的建议第67-73页
    6.1 完善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制度第67-68页
        6.1.1 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政策性规定第67-68页
        6.1.2 完善异地就医医保基金风险管理第68页
    6.2 提高异地就医结算管理效率第68-71页
        6.2.1 优化人员管理,提升经办服务第69页
        6.2.2 加强系统平台建设,增加经费支持第69-70页
        6.2.3 缩小各地差距,强化宣传与考核第70-71页
    6.3 与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衔接第71-72页
        6.3.1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第71页
        6.3.2 积极推进分级诊疗第71-72页
    6.4 小结第72-73页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1、结论第73-74页
    2、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H公司电力能源系统部员工的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山西省永济市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