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

硕士研究生的成就动机及其对科研活动的影响的研究--以H大学为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7页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5-17页
        一、研究背景第15-16页
        二、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7-32页
        一、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第17-27页
        二、科研活动的相关研究第27-30页
        三、科研活动的相关影响因素第30-32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32-37页
        一、研究思路第32-33页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第33-35页
        三、论文框架第35页
        四、研究方法第35-37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37-44页
    第一节 成就动机的理论探讨第37-40页
        一、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第37-39页
        二、成功——期待的现代理论第39-40页
    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模型的建构第40-44页
        一、第一部分反映了背景变量对成就动机的影响第40-41页
        二、第二部分反映了成就动机对科研活动的影响第41页
        三、第三部分从成就动机的间接影响角度,反映了影响科研活动的内外部因素,以及科研活动内部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第41-44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44-56页
    第一节 研究的对象与假设第44-45页
        一、研究对象第44页
        二、研究假设第44-45页
    第二节 研究工具的开发过程第45-51页
        一、项目分析和题项筛选第45-46页
        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第46-51页
    第三节 量表与问卷的结构第51-56页
        一、科研活动量表第51-52页
        二、成就动机量表第52-53页
        三、科研活动影响因素量表第53-54页
        四、背景变量问卷第54-56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56-88页
    第一节 样本的基本情况第56-58页
        一、性别分布第56-57页
        二、学科、年级和本科学校类别第57-58页
    第二节 硕士生成就动机的现状第58-65页
        一、研究结果的基本统计量报告第58-59页
        二、硕士生的成就动机水平第59-60页
        三、硕士生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第60-64页
        四、自尊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第64-65页
    第三节 硕士生科研活动的特点第65-71页
        一、硕士生科研活动的总体特征第65-66页
        二、硕士生科研活动表现水平的现状第66-67页
        三、硕士生科研活动的影响因素第67-71页
    第四节 硕士生科研活动的内部影响因素第71-76页
        一、科研活动内部影响因素的基本信息第71-72页
        二、科研活动内部影响因素的表现水平第72-73页
        三、科研活动内部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第73-76页
    第五节 硕士生科研活动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第76-78页
        一、成就动机与科研活动的关系第76页
        二、内部影响因素与科研活动的关系第76-77页
        三、成就动机与内部影响因素的关系第77-78页
        四、外部压力与成就动机、内部影响因素和科研活动的关系第78页
    第六节 硕士生科研活动的预测因素的研究第78-81页
        一、成就动机和内部影响因素对科研活动的预测作用研究第78-79页
        二、内部影响因素各维度对科研活动的预测作用研究第79-80页
        三、成就动机对科研目标的预测作用第80-81页
    第七节 硕士生成就动机影响其科研活动的路径分析第81-87页
        一、成就动机影响科研活动的验证性模型第81-83页
        二、成就动机影响科研活动的具体机制分析第83-87页
    第八节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88-97页
    第一节 结论第88-91页
        一、硕士研究生成就动机水平第88页
        二、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活动的内部影响因素水平第88-89页
        三、硕士研究生科研活动表现第89页
        四、硕士研究生的成就动机对科研活动的直接影响第89-90页
        五、硕士研究生的成就动机对科研活动的间接影响第90页
        六、外部压力对科研活动的间接影响第90页
        七、科研活动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第90-91页
    第二节 建议第91-94页
        一、个人层面第91-92页
        二、学校层面第92-94页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第94-97页
        一、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94-95页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0页
附录第100-104页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第104-105页
后记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早期校外教育对大学就读经历的影响探究
下一篇:新媒体环境下硕士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