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国家道德论文

当代中国集体主义道德建设的特征与路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20页
        1.2.1 关于道德本质的研究第11-13页
        1.2.2 关于当代中国集体主义道德内涵的研究第13-14页
        1.2.3 关于当代中国集体主义道德特征的研究第14-16页
        1.2.4 关于当代中国集体主义道德实现的研究第16-17页
        1.2.5 关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现状的研究第17-18页
        1.2.6 关于当代中国道德问题解决对策的研究第18-19页
        1.2.7 对当前中国道德研究的总体评价第19-20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20-21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21页
        1.3.2 研究视角与方法第21页
    1.4 创新点、重点和难点第21-22页
        1.4.1 创新点第21页
        1.4.2 重点、难点第21-22页
2 当代中国集体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第22-33页
    2.1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建设理论第22-26页
        2.1.1 道德的基础和功能第22-23页
        2.1.2 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第23-25页
        2.1.3 未来社会的道德设想第25-26页
    2.2 毛泽东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建设思想第26-29页
        2.2.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第27页
        2.2.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第27页
        2.2.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五爱”为内容第27-29页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丰富和发展第29-33页
        2.3.1 区分先进性的共产主义道德和广泛性的社会主义道德第29-30页
        2.3.2 丰富完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内容和总体布局第30-31页
        2.3.3 把集体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第31-33页
3 当代中国集体主义道德建设的特征和形式第33-46页
    3.1 当代中国需要进行集体主义道德建设第33-36页
        3.1.1 当代中国个人的发展需要集体主义第33-34页
        3.1.2 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集体主义第34-36页
    3.2 当代中国集体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特征第36-42页
        3.2.1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集体主义第36-37页
        3.2.2 肯定个人利益和价值的集体主义第37-39页
        3.2.3 普遍的开放的集体主义第39-40页
        3.2.4 与法律密切相结合的集体主义第40-42页
    3.3 当代中国集体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形式第42-46页
        3.3.1 社会公德第42-43页
        3.3.2 职业道德第43页
        3.3.3 家庭美德第43-44页
        3.3.4 个人品德第44-46页
4 当代中国集体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主要问题第46-58页
    4.1 社会公德建设中的主要问题第46-49页
        4.1.1 损害和侵吞国家财产第46-48页
        4.1.2 破坏社会秩序第48-49页
        4.1.3 破坏生态环境第49页
    4.2 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主要问题第49-51页
        4.2.1 损害职工权利和劳动者利益第50页
        4.2.2 扰乱经济秩序第50-51页
    4.3 家庭美德建设中的主要问题第51-54页
        4.3.1 家庭责任缺失第51-53页
        4.3.2 家庭人际关系疏远第53-54页
    4.4 个人品德建设中的主要问题第54-58页
        4.4.1 缺乏公共意识第54-55页
        4.4.2 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追求第55页
        4.4.3 缺乏诚信友善第55-58页
5 当代中国集体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路径第58-69页
    5.1 建构当代中国集体主义道德的社会引领机制第58-61页
        5.1.1 领导干部带头机制第58-59页
        5.1.2 红色文化引领机制第59-60页
        5.1.3 先进人物示范机制第60-61页
    5.2 建构当代中国集体主义道德的制度保障机制第61-64页
        5.2.1 保障和促进经济秩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61-62页
        5.2.2 保障和促进社会和政治秩序的政治、法律体制第62-63页
        5.2.3 保护和促进生态文明的生态体制第63-64页
    5.3 构建当代中国集体主义道德建设的个人践行机制第64-69页
        5.3.1 通过利人而利己第65页
        5.3.2 通过利公而利私第65-66页
        5.3.3 通过守法而自由第66-69页
结语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的高校亚文化及其引导策略研究
下一篇:校友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