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前言 | 第8-24页 |
1.1 抗生素概述 | 第8-9页 |
1.1.1 抗生素的概念和用途 | 第8页 |
1.1.2 抗生素的种类 | 第8-9页 |
1.2 结核病及利福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 第9-14页 |
1.2.1 结核病概述 | 第9-10页 |
1.2.2 利福霉素抗生素概述 | 第10-14页 |
1.3 利福霉素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及最新进展 | 第14-22页 |
1.3.1 C-3位的构效关系与结构修饰进展 | 第14-16页 |
1.3.2 C-4位的化学结构修饰与构效关系 | 第16页 |
1.3.3 利福霉素C-3/C-4位环合衍生物 | 第16-21页 |
1.3.4 利福霉素C-11衍生物 | 第21页 |
1.3.5 安莎桥构效关系 | 第21-22页 |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4.1 立题依据 | 第22-2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2.1.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2 实验内容 | 第25-35页 |
2.2.1 目标化合物的路线设计 | 第25-27页 |
2.2.2 所有合成化合物汇总 | 第27-31页 |
2.2.3 目标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 | 第31-34页 |
2.2.4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4页 |
3.1 实验结果及目标化合物、中间体的结构表征 | 第35-37页 |
3.2 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体的合成策略选择及优化讨论 | 第37-44页 |
3.2.1 中间体2-1的合成优化讨论 | 第37-38页 |
3.2.2 中间体2-2的保护策略讨论 | 第38页 |
3.2.3 中间体2-3的合成讨论 | 第38-39页 |
3.2.4 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引入策略 | 第39-41页 |
3.2.5 中间体2-12的合成策略讨论 | 第41-42页 |
3.2.6 目标化合物YY-c的合成策略讨论 | 第42-44页 |
4 结论 | 第44-45页 |
5 展望 | 第45-46页 |
6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2-53页 |
8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图 | 第54-82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