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生物制品药物的生产论文--碳水化合物、糖(醣)及脂类论文

不同产地灵芝子实体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11-22页
    1.1 灵芝第11-12页
        1.1.1 灵芝简介第11页
        1.1.2 灵芝的形态特征第11页
        1.1.3 灵芝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 灵芝的培养第12-13页
        1.2.1 栽培技术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2 液体发酵技术研究进展第13页
    1.3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第13-16页
        1.3.1 灵芝多糖简介第13页
        1.3.2 灵芝多糖提取第13-15页
        1.3.3 多糖的分离纯化第15-16页
        1.3.4 多糖纯度检验方法第16页
        1.3.5 多糖的结构分析第16页
    1.4 灵芝其它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1.4.1 灵芝酸第17页
        1.4.2 核苷类第17页
        1.4.3 生物碱类和甾醇类化合物第17页
        1.4.4 微量元素第17页
        1.4.5 氨基酸及多肽类化合物第17-18页
        1.4.6 脂肪酸和挥发油第18页
        1.4.7 其他第18页
    1.5 抗氧化性研究概况第18-20页
        1.5.1 自由基简介第18页
        1.5.2 自由基对机体组织的损伤第18-19页
        1.5.3 自由基的清除第19页
        1.5.4 体外抗氧化性评价方法第19-20页
    1.6 本课题研究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1.6.1 立题依据第20页
        1.6.2 研究内容第20-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36页
    2.1 实验材料第22-23页
        2.1.1 菌种和子实体第22页
        2.1.2 试剂第22-23页
        2.1.3 仪器设备第23页
    2.2 三种灵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测定方法第23-25页
        2.2.1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方法第23页
        2.2.2 微量元素测定方法第23-24页
        2.2.3 氨基酸组成测定方法第24页
        2.2.4 脂肪酸组成测定方法第24-25页
        2.2.5 灵芝酸含量测定方法第25页
    2.3 多糖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第25-27页
        2.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第25-26页
        2.3.2 样品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第26页
        2.3.3 粗多糖中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第26页
        2.3.4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第26-27页
    2.4 灵芝菌丝体培养及其胞外多糖的制备方法第27页
        2.4.1 菌种活化第27页
        2.4.2 种子培养第27页
        2.4.3 5L发酵罐培养第27页
        2.4.4 胞外多糖的制备第27页
    2.5 四种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第27-29页
        2.5.1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第27-28页
        2.5.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第28页
        2.5.3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第28页
        2.5.4 还原力测定第28-29页
    2.6 安徽1号样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第29-30页
        2.6.1 多糖提取单因素试验方法第29页
        2.6.2 多糖提取响应面优化试验方法第29-30页
    2.7 安徽1号样粗多糖的制备及分离纯化方法第30-33页
        2.7.1 粗多糖的制备及分离纯化流程第30-31页
        2.7.2 粗多糖的制备第31页
        2.7.3 Sevage法脱蛋白第31页
        2.7.4 大孔吸附树脂脱色第31-32页
        2.7.5 透析第32页
        2.7.6 DEAE-650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第32-33页
        2.7.7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第33页
        2.7.8 纯度鉴定方法第33页
    2.8 安徽1号样多糖的基本理化性质及结构分析第33-35页
        2.8.1 多糖基本理化性质第33-34页
        2.8.2 紫外光谱分析第34页
        2.8.3 红外光谱分析第34页
        2.8.4 纯化多糖样品的单糖组成分析第34-35页
    2.9 统计分析第35-36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6-63页
    3.1 三种灵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分析第36-43页
        3.1.1 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第36页
        3.1.2 微量元素含量第36-37页
        3.1.3 氨基酸组成第37-40页
        3.1.4 脂肪酸组成第40-41页
        3.1.5 灵芝酸A和灵芝酸B的含量第41-42页
        3.1.6 本节小结第42-43页
    3.2 四种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第43-48页
        3.2.1 四种粗多糖的多糖含量第43页
        3.2.2 四种粗多糖的蛋白质含量第43-44页
        3.2.3 四种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第44-47页
        3.2.4 本节小结第47-48页
    3.3 安徽1号样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第48-54页
        3.3.1 多糖提取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8-50页
        3.3.2 多糖提取中心组合试验及其结果第50-51页
        3.3.3 模型的建立及其显著性检验第51-52页
        3.3.4 多糖提取响应面结果第52-53页
        3.3.5 多糖提取最佳工艺及其验证试验结果第53-54页
        3.3.6 本节小结第54页
    3.4 安徽1号样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测定结果第54-63页
        3.4.1 多糖脱蛋白第54页
        3.4.2 多糖脱色第54-55页
        3.4.3 DEAE-650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第55页
        3.4.4 葡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纯化第55-57页
        3.4.5 多糖纯度鉴定第57页
        3.4.6 纯化多糖样品的基本理化性质第57-58页
        3.4.7 紫外光谱扫描第58-59页
        3.4.8 红外光谱扫描第59-60页
        3.4.9 纯化多糖样品的单糖组成分析第60-61页
        3.4.10 本节小结第61-63页
4 结论第63-64页
5 展望第64-65页
6 参考文献第65-72页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2-73页
8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耐低pH益生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的筛选及固液态培养
下一篇:利福霉素S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