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情绪与情感论文

道德情绪对中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1-13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3-27页
    1.1 道德判断概述第13-18页
        1.1.1 道德判断相关理论模型第13-15页
        1.1.2 道德判断研究的主要范式第15-17页
        1.1.3 道德判断的相关研究第17-18页
    1.2 道德情绪概述第18-22页
        1.2.1 道德情绪的含义第18-19页
        1.2.2 几种常见的道德情绪第19-21页
        1.2.3 道德情绪的主要研究范式第21-22页
    1.3 国内外关于情绪对道德判断影响的相关研究第22-27页
        1.3.1 情绪效价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第22-23页
        1.3.2 情绪类型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第23-25页
        1.3.3 情绪对道德判断影响的认知神经学证据第25-27页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27-31页
    2.1 问题提出第27-28页
    2.2 研究意义第28-29页
    2.3 研究创新第29-31页
第3章 研究一 不同类型消极道德情绪对中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第31-43页
    3.1 实验一 内疚情绪对中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第31-37页
        3.1.1 实验假设第31页
        3.1.2 研究方法第31-33页
        3.1.3 实验结果第33-35页
        3.1.4 讨论第35-36页
        3.1.5 结论第36-37页
    3.2 实验二 羞耻情绪对中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第37-41页
        3.2.1 实验假设第37页
        3.2.2 研究方法第37-38页
        3.2.3 实验结果第38-39页
        3.2.4 讨论第39-40页
        3.2.5 结论第40-41页
    3.3 内疚和羞耻情绪对中学生道德判断影响的差异比较第41-43页
第4章 研究二:不同类型积极道德情绪对中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第43-53页
    4.1 实验三 美德钦佩情绪对中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第43-47页
        4.1.1 实验假设第43页
        4.1.2 研究方法第43-44页
        4.1.3 实验结果第44-46页
        4.1.4 讨论第46页
        4.1.5 结论第46-47页
    4.2 实验四 感戴情绪对中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第47-51页
        4.2.1 实验假设第47页
        4.2.2 研究方法第47-48页
        4.2.3 实验结果第48-49页
        4.2.4 讨论第49-50页
        4.2.5 结论第50-51页
    4.3 美德钦佩和感戴情绪对中学生道德判断影响差异第51-53页
第5章 总讨论与结论第53-59页
    5.1 总讨论第53-56页
        5.1.1 消极道德情绪对中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第53-55页
        5.1.2 积极道德情绪对中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第55-56页
    5.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56-57页
    5.3 德育启示第57页
    5.4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7页
附录第67-71页
致谢第71-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4-6岁幼儿微表情识别能力的发展研究
下一篇:初中生网络暴力游戏沉浸体验对愤怒情绪的影响:自控力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