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5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2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3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发展现状 | 第15-19页 |
2.1 国外相关研究及发展现状 | 第15页 |
2.2 国内相关研究及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2.3 生态文化旅游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16-19页 |
2.3.1 景观设计对生态的漠视和缺乏分析 | 第16-17页 |
2.3.2 景观设计的趋同与盲从 | 第17页 |
2.3.3 景观设计无法对应旅游产品 | 第17页 |
2.3.4 景观设计对地域文化理解的肤浅表达手法单一 | 第17-18页 |
2.3.5 景观设计的浪费与缺乏统筹 | 第18-19页 |
第3章 基础理论研究 | 第19-32页 |
3.1 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概念 | 第19-21页 |
3.1.1 生态旅游的概念 | 第19-20页 |
3.1.2 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概念 | 第20页 |
3.1.3 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景观三大要素 | 第20-21页 |
3.2 地域景观的含义 | 第21-22页 |
3.2.1 地域景观的地理学定义 | 第21页 |
3.2.2 地域文化景观的定义 | 第21-22页 |
3.2.3 地域景观的概念界定 | 第22页 |
3.3 地域景观设计的三个层面理论 | 第22-27页 |
3.3.1 地域景观物态层 | 第23-24页 |
3.3.1.1 生态系统及物种多样性 | 第23-24页 |
3.3.1.2 时空关系 | 第24页 |
3.3.1.3 实体物态要素 | 第24页 |
3.3.2 地域景观情境层 | 第24-25页 |
3.3.2.1 历史场景 | 第24-25页 |
3.3.2.2 行为心理 | 第25页 |
3.3.2.3 互动方式 | 第25页 |
3.3.3 地域景观意义层 | 第25-27页 |
3.3.3.1 价值观 | 第26页 |
3.3.3.2 情感 | 第26页 |
3.3.3.3 思想 | 第26-27页 |
3.4 生态文化旅游区地域景观设计的五个维度 | 第27-32页 |
3.4.1 生态环境维度 | 第27-28页 |
3.4.2 视觉景观维度 | 第28-29页 |
3.4.3 游憩活动维度 | 第29-30页 |
3.4.4 历史文化维度 | 第30页 |
3.4.5 经济发展维度 | 第30-32页 |
第4章 生态文化旅游区地域景观设计方法 | 第32-38页 |
4.1 程序性景观设计方法 | 第32页 |
4.2 实质性景观设计方法 | 第32-38页 |
4.2.1 地域景观的要素识别 | 第32-33页 |
4.2.2 地域景观的过程分析 | 第33-34页 |
4.2.3 地域景观主题的确立 | 第34页 |
4.2.4 地域景观的功能分析 | 第34-35页 |
4.2.5 地域景观的布局结构 | 第35-36页 |
4.2.6 地域景观的情境营造 | 第36-37页 |
4.2.7 地域景观的空间形态 | 第37页 |
4.2.8 地域景观意义的引导 | 第37页 |
4.2.9 地域景观的实施安排 | 第37-38页 |
第5章 实例研究——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景观设计 | 第38-64页 |
5.1 项目背景研究 | 第38-47页 |
5.1.1 规划背景 | 第38-40页 |
5.1.2 环境敏感性评价 | 第40-42页 |
5.1.3 相关规划分析与协调 | 第42页 |
5.1.4 旅游资源评价 | 第42-43页 |
5.1.5 客源市场分析 | 第43-45页 |
5.1.6 发展目标及战略 | 第45-47页 |
5.2 相关规划设计内容 | 第47-50页 |
5.2.1 总体规划布局要求 | 第47-48页 |
5.2.2 规划结构 | 第48页 |
5.2.3 规划分区 | 第48-50页 |
5.3 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云梦水乡度假区景观设计 | 第50-64页 |
5.3.1 物态层设计 | 第51-55页 |
5.3.1.1 地域景观的要素识别 | 第51-54页 |
5.3.1.2 地域景观的过程分析 | 第54页 |
5.3.1.3 地域景观的主题确立 | 第54-55页 |
5.3.2 情境层设计 | 第55-62页 |
5.3.2.1 地域景观的功能分析 | 第55-56页 |
5.3.2.2 地域景观的布局结构 | 第56-58页 |
5.3.2.3 地域景观的情境营造 | 第58-61页 |
5.3.2.4 地域景观的空间形态 | 第61-62页 |
5.3.3 意义层设计 | 第62-64页 |
5.3.3.1 地域景观意义的引导 | 第62-63页 |
5.3.3.2 地域景观的实施安排 | 第63-6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70-71页 |
附录2 云梦水乡度假区设计手册目录 | 第7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