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型县市农村空心化形成机制与治理研究--以山西省高平市为例
摘要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页 |
1.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9-10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界定 | 第10-20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2.1.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2.1.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2.2 研究界定 | 第14-20页 |
2.2.1 研究内容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2.2.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17-20页 |
第3章 高平市农村空心化现状分析 | 第20-29页 |
3.1 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 第20页 |
3.2 高平市村庄基本状况概况 | 第20-21页 |
3.3 高平市村庄土地利用基本状况分析 | 第21-22页 |
3.4 高平市村庄人口现状分析 | 第22-24页 |
3.5 高平市农村空心化现状 | 第24-29页 |
3.5.1 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 | 第24页 |
3.5.2 家庭收入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 | 第24-25页 |
3.5.3 人口抚养比重偏高,适龄人口负担加重 | 第25-26页 |
3.5.4 劳动力长时间外出,留守现象严重 | 第26-29页 |
第4章 高平市村庄空心化形成化机制研究 | 第29-34页 |
4.1 高平市村庄空心化形成原因 | 第29-30页 |
4.1.1 基于“推——拉”理论的人口迁移 | 第29页 |
4.1.2 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人们转向煤炭行业 | 第29-30页 |
4.1.3 村庄生活条件较差,环境污染严重 | 第30页 |
4.2 高平市村庄空心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30-34页 |
4.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30-31页 |
4.2.2 变量的选取 | 第31页 |
4.2.3 模型的设定与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第5章 高平市农村空心化治理策略 | 第34-38页 |
5.1 调整经济结构,振兴农业产业 | 第34-35页 |
5.1.1 发展特色农业,创建农业特色产品 | 第34页 |
5.1.2 发展生态经济,推动农村旅游产业 | 第34-35页 |
5.2 破除城乡分割,促进城乡一体化 | 第35-36页 |
5.2.1 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 | 第35页 |
5.2.2 合理推进城镇化的发展 | 第35-36页 |
5.3 完善法律,明确土地产权 | 第36页 |
5.4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第36页 |
5.5 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提高劳动人口素质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Abstract | 第42页 |
附件 | 第44-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