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太湖一级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苏州高新区段为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第14-18页
        1.3.1 国外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第14-16页
        1.3.2 国内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第16-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9-21页
        1.5.1 研究方法第19页
        1.5.2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分析第21-27页
    2.1 生态补偿的概念第21页
    2.2 理论基础第21-24页
        2.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第21-22页
        2.2.2 外部性理论第22-23页
        2.2.3 公共物品理论第23页
        2.2.4 土地发展权理论第23-24页
        2.2.5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4页
    2.3 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第24-27页
第三章 太湖一级保护区生态补偿现状分析第27-34页
    3.1 太湖一级保护区概况第27-28页
        3.1.1 自然概况第27-28页
        3.1.2 社会经济概况第28页
    3.2 太湖一级保护区生态补偿现状第28-30页
    3.3 太湖一级保护区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第30-31页
        3.3.1 受偿主体定位不够准确第30页
        3.3.2 补偿标准制定的科学依据不足第30-31页
        3.3.3 省级层面尚未重视太湖一级保护区的生态补偿第31页
    3.4 利益相关者分析第31-34页
        3.4.1 太湖一级保护区主要利益相关者第31-32页
        3.4.2 各相关者的利益分析第32-34页
第四章 案例分析第34-51页
    4.1 高新区滨湖地区现状分析第34-36页
    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第36-45页
        4.2.1 高新区滨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分析第36-38页
        4.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第38-39页
        4.2.3 高新区滨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第39-45页
    4.3 发展权损失价值评估第45-47页
    4.4 生态补偿标准的测定第47-48页
    4.5 对构建太湖一级保护区省级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第48-51页
        4.5.1 太湖一级保护区省级生态补偿的界定第48页
        4.5.2 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第48-49页
        4.5.3 补偿标准第49页
        4.5.4 补偿模式第49-5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5.1 主要结论第51页
    5.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图表目录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录A第59-61页
附录B第61-66页
作者简历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地理板书教学现状评价与强化策略研究
下一篇: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高中乡土地理课程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