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的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3 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2.1“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概念的理解标准 | 第15-16页 |
2.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第16页 |
2.3 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 | 第16-17页 |
3 中职生对“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概念错误的调查研究 | 第17-34页 |
3.1 中职生“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概念学习状况调查 | 第17-20页 |
3.1.1 调查对象及方法 | 第17-19页 |
3.1.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19-20页 |
3.2 中职生“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概念学习困难分析 | 第20-34页 |
3.2.1 非智力因素 | 第21-25页 |
3.2.2 学生自身掌握概念错误原因分析 | 第25-34页 |
4 中职生对“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概念理解的对策 | 第34-42页 |
4.1 加强非智力因素干涉 | 第34-37页 |
4.1.1 教师注重对中职生学习两函数的心理障碍做心理疏导 | 第34-35页 |
4.1.2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与方法 | 第35页 |
4.1.3 加强对概念认知建构的学习 | 第35-36页 |
4.1.4 以最近发展理论为指导做好初中与中职知识衔接 | 第36-37页 |
4.2 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基本数学能力 | 第37-42页 |
4.2.1 注重观察学生学习概念时的理解过程 | 第37-40页 |
4.2.2 强化学生幂、集合、函数、反函数等基础概念知识的准确理解 | 第40页 |
4.2.3 借助多媒体和数学软件进行直观教学 | 第40页 |
4.2.4 提高两类函数的转化关系的逻辑思维能力 | 第40-42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2-46页 |
5.1 结论 | 第42-44页 |
5.1.1 成因研究结果 | 第42-43页 |
5.1.2 对策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5.2 建议 | 第44-46页 |
5.2.1 培养中职生良好数学的思维品质 | 第44-45页 |
5.2.2 为学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概念教学寻找出更直观的改造方法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1页 |
附录一 中职生数学学习函数访谈提纲 | 第48页 |
附录二 中职生“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概念学习调查问卷 | 第48-49页 |
附录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测试卷 | 第49-50页 |
附录四 中职教师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概念教学访谈提纲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