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平山乡土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2-18页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1.问题的提出第12页
        2.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第13-15页
        2.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第15-16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6-17页
        1.研究思路第16页
        2.研究方法第16-17页
    (四)创新点、重难点与不足第17-18页
        1.创新点第17页
        2.重点、难点第17页
        3.不足第17-18页
一、概念界定第18-24页
    (一)乡土的内涵第18页
    (二)乡土资源的内涵第18-19页
    (三)平山乡土资源的内涵第19-24页
        1.平山红色乡土资源第19-21页
        2.平山其它乡土资源第21-24页
二、平山乡土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第24-28页
    (一)平山乡土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第24-26页
        1.平山红色乡土资源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24页
        2.西柏坡精神丰富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24-25页
        3.平山乡土资源中孕育的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第25-26页
    (二)平山乡土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意义第26-28页
        1.平山乡土资源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26页
        2.平山乡土资源的应用有利于借助地方优秀文化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第26-28页
三、平山乡土资源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及利用原则第28-34页
    (一)平山乡土资源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第28-31页
        1.爱乡之情: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因素第28页
        2.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第28-29页
        3.艰苦奋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第29页
        4.无私奉献: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追求第29-30页
        5.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第30-31页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平山乡土资源的原则第31-34页
        1.科学性原则第31页
        2.创新性原则第31-32页
        3.典型性原则第32-34页
四、平山乡土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对策第34-46页
    (一)发挥教师、政府的作用,加强主体建设第34-37页
        1.发挥教师在学校传播平山乡土资源中的主体作用第34-35页
        2.加强政府在开发和整合平山乡土资源中的主导作用第35-37页
    (二)树立典型,完善多种教育方法第37-40页
        1.选取平山代表人物,发挥典型人物的榜样激励作用第37-38页
        2.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使实践锻炼常态化第38-39页
        3.运用自我教育法,提高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化能力第39-40页
    (三)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新载体作用第40-42页
        1.继续发挥平山特色的传统载体的巨大力量第40-41页
        2.让平山走向现代,发挥互联网等现代载体的作用第41-42页
    (四)发挥社会、家庭、学校的合力,营造良好环境第42-46页
        1.优化社会环境,传递“正能量”第42-44页
        2.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做好青年一代的教育工作第44-45页
        3.加强家庭教育,形成良好家风环境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第50-53页
后记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媒体时代河北省人大新闻发布制度完善研究
下一篇:中职生对“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概念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