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当代中国乡村精英的政治归属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导论第8-1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页
 (二)学术价值第8-9页
 (三)应用价值第9页
 (四)国内外乡村精英政治归属问题研究现状分析第9-16页
  1.关于政治归属的研究第9-10页
  2.国内关于乡村精英问题的研究第10-14页
   (1)乡村精英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第10-11页
   (2)乡村精英流失对于乡村发展的影响第11-12页
   (3)吸引乡村精英回流的对策研究第12-13页
   (4)乡村精英的政治参与第13-14页
  3.国外关于乡村精英问题的研究第14-16页
一、乡村精英政治归属的理论探讨第16-23页
 (一)乡村精英相关理论第16-19页
  1.精英理论第16-18页
   (1)精英理论的兴起背景第16-17页
   (2)精英理论的内涵第17-18页
  2.乡村精英第18-19页
 (二)政治归属的内涵界定第19-21页
  1.政治第19-20页
  2.归属第20页
  3.政治归属第20-21页
 (三)乡村精英政治归属的构成第21-23页
  1.政治权利归属第21页
  2.政治利益归属第21页
  3.政治情感归属第21-22页
  4.政治行动归属第22-23页
二、当前乡村精英政治归属的现状:基于X村个案的考察第23-36页
 (一)X村的基本情况第23-24页
  1.自然地理状况第23页
  2.经济状况第23页
  3.乡村精英人.结构第23页
  4.基本政治生活状况第23-24页
 (二)乡村精英政治权利归属第24-27页
  1.法定的政治权利第24页
  2.政治权利的实现机制第24-25页
  3.政治权利归属感第25-26页
  4.政治权利归属的程度第26-27页
 (三)乡村精英政治利益归属第27-30页
  1.应有的政治利益第27页
  2.政治利益实现机制第27-28页
  3.政治利益归属感第28-29页
  4.政治利益归属程度第29-30页
 (四)乡村政治情感归属第30-33页
  1.应然的政治情感第30页
  2.政治情感的表达机制第30-31页
  3.乡村精英的实然政治情感第31页
  4.政治情感的归属程度第31-33页
 (五)乡村政治行动归属第33-36页
  1.应然的政治行动第33页
  2.政治行动的现有空间第33-34页
  3.乡村精英的实际政治行动第34页
  4.政治行动的归属程度第34-36页
三、乡村精英政治归属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第36-41页
 (一)存在问题第36-37页
  1.政治冷漠第36页
  2.政治价值的边缘化第36-37页
  3.政治参与机制不健全第37页
 (二)原因分析第37-41页
  1.现有乡村权力结构对乡村精英群体排斥第38页
  2.乡村治理体系的不健全消解精英政治价值第38-39页
  3.经济利益导向解构精英群体存在第39页
  4.乡村精英群体事业成就机制缺失第39-41页
四、提高乡村精英政治归属的应对之策第41-48页
 (一)构建体系完备的政治归属机制第41-42页
  1.将政治归属纳入制度建设第41页
  2.改变重权力轻情感的政治运作机制第41-42页
  3.村民自治下的政治归属建设第42页
 (二)提高基层民主运作的合法性和透明度第42-45页
  1.规制村民自治中的家族势力第43页
  2.抑制村民自治下的权钱交易第43-44页
  3.实行村务公开第44-45页
  4.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第45页
 (三)开展归属教育,启迪乡村精英的政治归属意识第45-48页
  1.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第46页
  2.开展主人翁意识教育第46-47页
  3.普及政治权利和自由教育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能人治村对村民自治的影响研究--以山东省Z市D村为例
下一篇:村政镇管现象的分析--基于山东省Z市Y村的实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