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能人治村对村民自治的影响研究--以山东省Z市D村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一、导论第8-14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8-9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2页
 (三)相关概念和理论第12-13页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二、能人治村现象的产生——基于D村个案的实证考察第14-18页
 (一)D村概况第14-15页
  1.地理位置及人.概况第14页
  2.自然及生态环境第14页
  3.社会人文环境第14-15页
 (二)D村治理现状第15-16页
  1.表面上的民主自治第15页
  2.名不副实的集体企业第15-16页
  3.缺乏监督的治村能人第16页
 (三)D村治理过程变迁第16-18页
  1.脏乱差的钉子村第16-17页
  2.书记引导工业强村之路第17页
  3.村办企业改制,书记拥有绝对权威第17-18页
  4.企业提供村民福利,书记连选连任第18页
三、能人治村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第18-23页
 (一)能人治村现象出现的背景第18-21页
  1.古代中国社会的乡绅治理传统第19页
  2.致富成为当前农村发展的主流话语第19-20页
  3.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实行与发展第20-21页
 (二)能人治村现象出现的原因第21-23页
  1.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社会基础第21-22页
  2.各级政府的扶持是政策保障第22页
  3.村民对富裕生活的渴望是群众基础第22-23页
  4.能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内在动力第23页
四、能人治村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分析第23-29页
 (一)能人治村对乡村治理的积极作用第23-26页
  1.有助于提高村庄公共决策形成和实施的效率第23-24页
  2.村民可以分享能人治村所带来的利益第24页
  3.有助于村民观念更新和村庄进取精神第24-25页
  4.能人与政府的良性关系带来政府的支持和信赖第25-26页
 (二)能人治村对村民自治的不利影响第26-29页
  1.能人权力过度集中,阻碍基层民主化进程第26-27页
  2.能人过度追求个人私利,阻碍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第27页
  3.村民对能人的过度依赖,造成后备力量的缺失第27-28页
  4.规范性制度不健全,造成人治色彩浓烈第28-29页
五、规范能人治村行为,推动村庄善治进程第29-37页
 (一)规范政府管理机制,培育能人民主意识第29-31页
  1.加强县、乡党委的领导,重视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第29-30页
  2.加强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增强村民对党组织的信任度第30页
  3.加强思想文化教育,形成农村能人的民主型价值取向第30-31页
 (二)规范村级选举机制,保证选举公正公平第31-32页
  1.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实现规范管理第31-32页
  2.理顺两委和企业关系,真正落实村民自治第32页
  3.引进竞争机制,完善村级选举第32页
 (三)规范村民参与机制,弱化能人治理权威第32-34页
  1.全面提高村民素质,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第33页
  2.完善村民大会和村代会制度,打造村民参与平台第33-34页
  3.重视发展民间组织,促进村政民主化第34页
 (四)规范民主监督机制,推进基层村民自治第34-37页
  1.重视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监督意识第34-35页
  2.保证决策透明,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第35页
  3.强化村支部和村代会的民主监督职能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41-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培育新型农民视角下的农民公民意识研究
下一篇:当代中国乡村精英的政治归属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