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第2章 城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信息不对称与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 第16-17页 |
·契约与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 第17-18页 |
第3章 城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分析 | 第18-28页 |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特性分析 | 第18-19页 |
·信用风险 | 第19-20页 |
·中小企业财务不规范导致的信用风险 | 第19-20页 |
·担保公司资金问题导致的信用风险 | 第20页 |
·信贷人员主观操作导致的信用风险 | 第20页 |
·道德风险 | 第20-22页 |
·中小企业以个人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导致道德风险 | 第21-22页 |
·银行内部人员职业操守导致的道德风险 | 第22页 |
·管理风险 | 第22-25页 |
·中小企业对贷款用途的变迁导致管理风险 | 第23-24页 |
·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评价体系不科学导致管理风险的产生 | 第24页 |
·贷后管理不规范导致的管理风险 | 第24-25页 |
·市场风险 | 第25-28页 |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而导致的市场风险 | 第25-26页 |
·担保公司违规操作导致的市场风险 | 第26-27页 |
·担保公司组织架构不完善导致的市场风险 | 第27页 |
·业务产品不合理的设计导致的市场风险 | 第27-28页 |
第4章 城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28-32页 |
·信息不对称 | 第28-30页 |
·城市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28-29页 |
·城市商业银行与信贷人员的信息不对称 | 第29-30页 |
·银行现有机制的不适应性 | 第30-32页 |
·风险预警机制不科学 | 第30页 |
·银行保后管理流于形式 | 第30-31页 |
·对担保公司管理不严格 | 第31页 |
·产品创新效率不高 | 第31-32页 |
第5章 城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的防范 | 第32-43页 |
·城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思路 | 第32页 |
·理顺创新机制,有效化解来自企业经营的风险 | 第32-34页 |
·客户及业务结构创新 | 第32-33页 |
·盈利模式的创新 | 第33页 |
·产品服务的创新 | 第33-34页 |
·提高贷前评估的科学性,最大程度化解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 | 第34-36页 |
·完善中小企业评级体系 | 第34-35页 |
·完善信贷检查机制 | 第35-36页 |
·加强与商会、行业协会的沟通 | 第36页 |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降低城市商业银行与员工的信息不对称 | 第36-37页 |
·增强员工的引进与培养 | 第36页 |
·增强信贷队伍的稳定性 | 第36-37页 |
·强化自身信贷机制,提高与中小企业信贷的适应性 | 第37-41页 |
·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 第37页 |
·强化贷后管理 | 第37-40页 |
·培育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 | 第40-41页 |
·加强对担保公司的管理,降低来自担保公司的风险 | 第41-43页 |
·强化担保公司的合作准入制度 | 第41页 |
·加强担保公司的保后管理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8-49页 |
承诺书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