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从正义二原则到六个基本理念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罗尔斯及他的研究 | 第12-22页 |
第一节 罗尔斯的生平 | 第12-15页 |
一、童年时期 | 第12页 |
二、战争岁月 | 第12-14页 |
三、学者生涯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罗尔斯的研究 | 第15-20页 |
一、对正义的理解 | 第17-18页 |
二、对契约论的发展 | 第18-19页 |
三、对功利主义的替代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主要著述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作为公平之正义与正义二原则 | 第22-30页 |
第一节 自由和平等——正义的价值取向 | 第23-27页 |
一、如何正确认识自由与平等的关系 | 第23-24页 |
二、平等主张的两种表现形式和它们的缺陷 | 第24-25页 |
三、罗尔斯的平等观 | 第25-27页 |
第二节 两个正义原则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六个基本理念与五种基本善 | 第30-38页 |
第一节 六个基本理念 | 第30-36页 |
一、社会作为一个公平合作体系的理念 | 第30-31页 |
二、秩序良好社会的理念 | 第31-33页 |
三、公民作为自由和平等人的理念 | 第33页 |
四、基本结构的理念 | 第33-34页 |
五、原初状态的理念 | 第34-35页 |
六、公共证明的理念 | 第35-36页 |
第二节 五种基本善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罗尔斯正义论的启示 | 第38-49页 |
第一节 法治建设是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途径 | 第39-42页 |
第二节 法律应当重视并积极回应社会正义需求 | 第42-44页 |
第三节 分配正义问题是构建正义社会的重要抓手 | 第44-46页 |
第四节 注重对个人正义观念的培养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