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9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一、关于美国、日本、中国的海权与海洋战略研究 | 第9-12页 |
二、关于美日海权同盟的研究 | 第12-15页 |
三、关于美日海权同盟对中国海权的影响 | 第15页 |
四、当前研究的启示和不足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框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6-19页 |
一、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一章 海权理论和同盟理论的溯源、发展与整合 | 第19-34页 |
第一节 海权理论的溯源与发展 | 第19-25页 |
一、马汉海权论的提出与思想内涵 | 第19-21页 |
二、海权理论的发展与革新 | 第21-25页 |
第二节 同盟理论的发展与分野 | 第25-30页 |
一、同盟的概念 | 第26页 |
二、同盟理论的发展与分野 | 第26-30页 |
第三节 海权同盟理论与美日海权同盟 | 第30-33页 |
一、海权理论与同盟理论的要素提炼 | 第30-31页 |
二、海权同盟理论初探 | 第31-32页 |
三、海权同盟的现实案例——美日海权同盟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冷战后美日海权同盟的发展 | 第34-46页 |
第一节 战后美日的海权理念与海洋战略 | 第34-37页 |
一、美国的海权理念与海洋战略 | 第34-36页 |
二、日本的海权理念与海洋战略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冷战后美日海权同盟发展 | 第37-40页 |
一、美日同盟的形成与发展 | 第38-39页 |
二、冷战后美日海权同盟的发展 | 第39-40页 |
第三节 21世纪美日海权同盟的深化 | 第40-45页 |
一、政策研究推进海权同盟深化 | 第40-42页 |
二、海洋合作的实践推进海权同盟深化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美日海权同盟的影响因素 | 第46-57页 |
第一节 美日海权同盟的推动因素 | 第46-51页 |
一、海权理念与海洋战略的相似性 | 第46-47页 |
二、亚太海权竞争激化与制衡中国崛起 | 第47页 |
三、战略目标的契合性 | 第47-49页 |
四、海洋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的集体认同 | 第49-50页 |
五、同盟的高水平制度化 | 第50页 |
六、经济的密切联系 | 第50-51页 |
七、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海洋合作的形势需要 | 第51页 |
第二节 美日海权同盟的制约因素 | 第51-55页 |
一、战略重心分歧与威胁认知差异 | 第51-52页 |
二、战略责任、权力与利益的不平等性 | 第52-53页 |
三、同盟内部互疑与日本的同盟困境 | 第53-55页 |
四、经济合作分歧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美日海权同盟的未来趋势及其对中国海权的影响 | 第57-66页 |
第一节 美日海权同盟的未来趋势 | 第57-61页 |
一、美日同盟将以海权同盟的形式继续深化 | 第57页 |
二、美日海权同盟的涵盖范围将由亚太向全球扩展 | 第57-59页 |
三、美日海权同盟将以海上安全合作、应对威胁为核心 | 第59页 |
四、美日海权同盟将以提升综合国力为根本目标 | 第59-60页 |
五、美日海权同盟将以全面的海洋合作为基本内容 | 第60页 |
六、美日海权同盟将以构建海洋秩序为长远战略 | 第60-61页 |
第二节 美日海权同盟对中国海权的影响 | 第61-65页 |
一、美日海权同盟对中国海权观念的影响 | 第61-63页 |
二、美日海权同盟对中国海权发展的影响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后记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