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专业名词缩写表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稀土元素的光学性质 | 第9-10页 |
·稀土常用有机配体及其能量传递机理 | 第10-12页 |
·影响稀土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因素 | 第12页 |
·稀土配合物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层状材料在发光材料中的研究 | 第13-18页 |
·人工合成的层状粘土 | 第14-15页 |
·层状稀土氢氧化物 | 第15-18页 |
·LRHs的结构特性 | 第15-16页 |
·LRHs的主要性质 | 第16页 |
·LRHs在发光薄膜材料的应用 | 第16-18页 |
·离子液体在发光材料中的研究 | 第18-21页 |
·离子液体简介 | 第18-19页 |
·离子液体的结构分类 | 第19页 |
·稀土/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发展 | 第19-21页 |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3-29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3-24页 |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23-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玻璃片的预处理 | 第24页 |
·产物的表征及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实验中所用溶液的配制及中间化合物的制备 | 第25-26页 |
·EuCl_3·6H_2O乙醇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 第25-26页 |
·中间化合物的制备 | 第26页 |
·透明层状稀土氢氧化物发光薄膜的制备 | 第26-27页 |
·EuCl_3·6H_2O晶体的制备 | 第26页 |
·Eu_2(OH)5Cl·1.5H_2O (LEuH)的制备 | 第26-27页 |
·LEuH-TTA的制备 | 第27页 |
·新型发光薄膜的制备 | 第27页 |
·苯甲酸功能化聚离子液体发光材料的制备 | 第27-29页 |
·稀土配合物的制备 | 第27页 |
·聚离子液体的制备 | 第27-28页 |
·含稀土的聚离子液体发光材料的制备 | 第28页 |
·含稀土配合物的聚离子液体发光材料的制备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9-51页 |
·透明层状稀土氢氧化物发光薄膜的结果与讨论 | 第29-35页 |
·Eu_2(OH)5Cl·1.5H_2O化学组成的分析 | 第29-30页 |
·LEuH和LEuH-TTA的XRD分析 | 第30页 |
·LEuH和LEuH-TTA的SEM分析 | 第30-31页 |
·LEuH和LEuH-TTA的IR分析 | 第31-32页 |
·LEuH-TTA薄膜照片的分析 | 第32页 |
·LEuH-TTA薄膜的SEM的分析 | 第32-33页 |
·LEuH和LEuH-TTA的PL分析 | 第33-35页 |
·苯甲酸功能化聚离子液体发光材料的结果与讨论 | 第35-51页 |
·Ln(HFA)_3、PVim[Br]-BA-Ln和PVim[Br]-BA-Ln(HFA)_3的照片分析 | 第35-37页 |
·PVim[Br]-BA、PVim[Br]-BA-Ln和PVim[Br]-BA-Ln(HFA)_3的SEM分析 | 第37-38页 |
·PVim和PVim[Br]-BA的NMR分析 | 第38-39页 |
·PVim和PVim[Br]-BA的TFM分析 | 第39页 |
·PVim、PVim[Br]-BA及其新型发光材料的IR分析 | 第39-43页 |
·Ln(HFA)_3,PVim[Br]-BA-Ln和PVim[Br]-BA-Ln(HFA)_3的PL分析 | 第43-5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