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制度概述 | 第12-21页 |
一、家族企业概述 | 第12-17页 |
(一)家族企业的界定 | 第12-15页 |
(二)家族企业的发展类型 | 第15-17页 |
二、公司治理制度概述 | 第17-21页 |
(一)公司治理制度的界定 | 第17-19页 |
(二)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特殊性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我国台湾地区家族企业的历史概况及其公司治理制度的现状 | 第21-40页 |
一、我国台湾地区家族企业的历史概况 | 第21-23页 |
(一)1895—1945的日本殖民统治时代 | 第21-22页 |
(二)1945—1987台湾光复到1980年代 | 第22页 |
(三)1987年解除戒严至今 | 第22-23页 |
二、我国台湾地区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3-31页 |
(一)公司治理模式 | 第24-26页 |
(二)股权的强制分散 | 第26页 |
(三)独立董事的设置 | 第26-28页 |
(四)严格规范董监事亲属关系范围 | 第28-29页 |
(五)强化独立监督机制 | 第29-30页 |
(六)加强公司内部信息披露的透明化 | 第30-31页 |
三、我国台湾地区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特点 | 第31-40页 |
(一)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职业经理人制度较为完善 | 第31-34页 |
(二)股权结构趋向分散化和多元化 | 第34-35页 |
(三)大型家族企业多为企业集团形式 | 第35-36页 |
(四)金融机构多被家族企业掌控 | 第36-37页 |
(五)注重家族治理——以台塑集团王氏家族为 | 第37-40页 |
第三章 我国大陆地区家族企业的历史概况及其公司治理制度的现存问题 | 第40-49页 |
一、我国大陆地区家族企业的历史概况 | 第40-42页 |
二、我国大陆地区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现存问题 | 第42-49页 |
(一)股权多集中在家族成员手中 | 第42-44页 |
(二)公司经营权被家族成员掌控 | 第44-45页 |
(三)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流于形式 | 第45-46页 |
(四)人才机制不健全 | 第46-49页 |
第四章 我国台湾地区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对大陆地区的启示 | 第49-56页 |
一、构建开放的多元化股权结构 | 第49-50页 |
二、构建独立的董监事监督管理制度 | 第50-52页 |
(一)控制家族成员比例 | 第50-51页 |
(二)规范独立董事和监事的任职资格 | 第51-52页 |
三、健全人才机制 | 第52-53页 |
(一)建立完备的人才市场 | 第52-53页 |
(二)完善激励制度 | 第53页 |
四、完善公司信息披露的渠道 | 第53-54页 |
五、加强家族治理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