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财务风险防控机制研究--以某大学为例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2-17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三)文献简评 | 第16-17页 |
三、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8页 |
一、核心概念 | 第19-24页 |
(一)财务风险 | 第19-23页 |
(二)防控机制 | 第23-24页 |
(三)民族院校 | 第24页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一)风险管理理论 | 第24-27页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民族院校财务现状分析 | 第28-34页 |
一、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 第28-30页 |
(一)偿债能力指标的内涵 | 第28-29页 |
(二)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 第29-30页 |
二、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 第30-32页 |
(一)营运能力指标的内涵 | 第30-31页 |
(二)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 第31-32页 |
三、发展能力指标分析 | 第32-33页 |
(一)发展能力指标的内涵 | 第32页 |
(二)发展能力指标分析 | 第32-33页 |
四、非财务指标分析 | 第33-34页 |
(一)非财务指标的内涵 | 第33页 |
(二)非财务指标分析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民族院校财务风险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34-48页 |
一、筹资风险问题 | 第34-36页 |
(一)贷款风险 | 第34-35页 |
(二)学费收缴不到位 | 第35页 |
(三)民族院校缺乏校办企业的资金支持 | 第35-36页 |
二、内部控制风险问题 | 第36-38页 |
(一)缺乏财务风险意识 | 第36-37页 |
(二)预算编制精细化程度需进一步加强 | 第37-38页 |
(三)银行账户开立过多 | 第38页 |
三、资金使用风险问题 | 第38-46页 |
(一)民族院校预算执行风险 | 第38-43页 |
(二)资金使用风险 | 第43-45页 |
(三)招标风险 | 第45-46页 |
四、财务环境风险问题 | 第46-48页 |
(一)财经环境风险 | 第46页 |
(二)税务环境风险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民族院校财务风险防控机制 | 第48-52页 |
一、对于筹资风险的防控 | 第48-49页 |
(一)规范贷款资金的使用方向 | 第48页 |
(二)提供多元化学费收缴方式 | 第48-49页 |
(三)增加多元化筹资渠道 | 第49页 |
二、对于内部控制风险的防控 | 第49-50页 |
(一)提高财务人员业务能力 | 第49页 |
(二)提高预算精细化水平 | 第49-50页 |
(三)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 第50页 |
(四)建立二级部门经济责任制度 | 第50页 |
三、对于资金使用风险的防控 | 第50-51页 |
(一)规避报销风险 | 第50-51页 |
(二)全面完善政府采购机制 | 第51页 |
四、对于环境风险的防控 | 第51-52页 |
(一)规避财经风险 | 第51页 |
(二)规避税务风险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注释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