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26页 |
·运动场上攻击行为的研究 | 第10-20页 |
·攻击行为的定义及测量 | 第10-14页 |
·攻击行为的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挫折及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 第20-21页 |
·挫折的定义 | 第20页 |
·修正的挫折——攻击理论 | 第20-21页 |
·自我控制、自我损耗及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 第21-24页 |
·自我控制 | 第21-22页 |
·自我损耗的力量模型 | 第22页 |
·自我损耗的研究范式 | 第22-23页 |
·自我损耗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 | 第23-24页 |
·激惹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 第24-26页 |
2 问题和假设、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6-29页 |
·问题和假设 | 第26-27页 |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研究意义 | 第27-29页 |
·理论意义 | 第27页 |
·实践意义 | 第27-29页 |
3 研究一:大学生运动员的挫折情绪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 第29-43页 |
·预研究 | 第29-34页 |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4页 |
·正式研究 | 第34-43页 |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4-37页 |
·研究结果 | 第37-40页 |
·讨论 | 第40-43页 |
4 研究二:大学生运动员的自我损耗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 第43-55页 |
·预研究 | 第43-47页 |
·研究目的 | 第43-44页 |
·研究方法 | 第44-45页 |
·研究结果 | 第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正式研究 | 第47-55页 |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47页 |
·研究方法 | 第47-51页 |
·研究结果 | 第51-53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5 总讨论 | 第55-60页 |
·对修订的挫折—攻击理论的验证 | 第55-56页 |
·自我损耗对攻击行为的作用 | 第56-57页 |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57-60页 |
·研究局限 | 第57-58页 |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58-60页 |
6 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附录A:挫折诱发的操作检验 | 第70-71页 |
附录B:《大学生运动员攻击性问卷》 | 第71-73页 |
附录C:《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问卷》 | 第73-74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