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成分线性化组合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 "聚合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二) 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四、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五、本文的语料说明 | 第12-13页 |
第一章 聚合成分线性化组合的内涵、特点及类型 | 第13-21页 |
一、聚合成分线性化组合的内涵 | 第13-14页 |
二、聚合成分线性化组合的特点 | 第14-15页 |
三、聚合成分线性化组合的类型 | 第15-21页 |
(一) 不同语法单位的聚合线性化 | 第16-18页 |
(二) 不同语义结构的聚合线性化 | 第18-19页 |
(三) 不同语义系统的聚合线性化 | 第19-20页 |
(四) 不同紧密程度的聚合线性化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聚合成分线性化组合的功能 | 第21-36页 |
一、聚合成分线性化组合的构词功能 | 第21-25页 |
(一) 聚合成分线性化组合构成双音词 | 第21-23页 |
(二) 聚合成分线性化组合构成多音词 | 第23页 |
(三) 聚合构词的产生动因 | 第23页 |
(四) 聚合构词的产生条件 | 第23-25页 |
二、聚合成分线性化组合的句法功能 | 第25-28页 |
(一) 充当句子成分 | 第25-27页 |
(二) 充当独立成分 | 第27-28页 |
三、聚合成分线性化组合的语篇功能 | 第28-29页 |
四、聚合成分线性化组合的语义功能 | 第29-31页 |
(一) 聚合成分线性化组合的语义特征 | 第29-30页 |
(二) 聚合成分线性化组合的表达功能 | 第30-31页 |
五、聚合成分线性化组合与修辞格 | 第31-36页 |
第三章 聚合成分线性化组合的形成原因 | 第36-42页 |
一、语言机制 | 第36-37页 |
(一) 递归性 | 第36页 |
(二) 象似性 | 第36-37页 |
二、心理机制 | 第37-39页 |
(一) 完形心理 | 第37-38页 |
(二) 认知模块 | 第38页 |
(三) 求新求变的心理 | 第38-39页 |
三、语用机制 | 第39-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