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新时期小学生道德与德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8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一、选题背景第10页
  二、选题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1-16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第16-17页
 第四节 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一章 小学生道德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第18-36页
 第一节 当前小学生的道德现状第18-24页
  一、小学生基本可以较好的遵守道德规范第18-20页
  二、小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占主导地位第20-22页
  三、小学生普遍心理状况有所改善第22-24页
 第二节 小学生道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第24-36页
  一、部分小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缺失,影响道德总体水平提升第24-27页
  二、小学生政治道德不强,制约高尚道德的追求第27-30页
  三、小学生心理素质不佳,反映在道德品质上存在道德不完善第30-32页
  四、小学生人际关系不畅,反映道德调节作用有限,导致道德进步缓慢第32-35页
  五、小学生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意味部分小学生道德滑坡第35-36页
第二章 小学生道德缺失产生的原因第36-42页
 第一节 家庭对小学生道德教育未负起重要责任第36-38页
  一、家庭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偏差,尤其父母缺乏道德教育责任第36页
  二、父母的分工与合作存在间隙,缺乏统一道德标准,孩子无所适从第36-37页
  三、父母与小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不当,家庭道德教育效果不理想第37页
  四、单亲家庭阻碍小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造成孩子人格道德缺陷第37-38页
  五、父母外出务工不尽道德教育义务,导致小学生良好道德引领缺位第38页
 第二节 学校德育改革滞后影响小学生德育实效第38-39页
  一、学校德育改革缺乏对教师的道德培养,影响德育队伍素质和学生道德建设第38-39页
  二、学校德育改革内容缺乏针对性,对小学生吸引力感染力不如人意第39页
 第三节 社会环境对小学生道德的负面影响第39-42页
  一、图书文化市场监管不严,极大影响小学生道德修养第39-40页
  二、网络环境传播不良信息,阻碍小学生良好道德形成第40页
  三、市场经济环境逐利性,导致小学生消费价值观出现偏差第40-41页
  四、社会人文道德环境不理想,制约小学生良好道德的发展第41-42页
第三章 提升小学生道德的对策第42-49页
 第一节 高度重视家庭在提升小学生道德中的作用第42-43页
  一、发挥家长榜样示范的作用,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小学生第42页
  二、营造家庭文明氛围,发挥对小学生道德熏陶作用第42-43页
  三、改变家庭教育方式,提倡家庭教育以理服人,避免家庭道德暴力第43页
 第二节 凸显学校在提升小学生道德中的作用第43-45页
  一、建立优良的小学德育教师队伍用来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第43-44页
  二、建立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德育机制第44页
  三、深化小学德育内容和模式改革增强小学德育的实效性第44-45页
  四、学校要以社区为实践基地促进小学生的道德全面提升第45页
 第三节 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提升小学生道德中的作用第45-47页
  一、利用《三字经》在提升小学生道德中的作用第46页
  二、传统道德故事增加趣味性,更贴近小学生的需求第46-47页
 第四节 严格管理和规范文化市场,为小学生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第47-49页
  一、对影视和出版物等文化市场进行清理和创新第47页
  二、影视和出版物等文化市场需向小学生群体倾斜第47-48页
  三、发挥学校在小学生影视和读物选择中的过滤和管控作用第48页
  四、加强网络监管和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第48-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学习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新疆喀什市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