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动力定位控制系统 | 第15-28页 |
| ·Arrow船动力定位控制系统 | 第15-25页 |
| ·动力定位操作站 | 第16-17页 |
| ·通信网络 | 第17页 |
| ·动力定位控制柜 | 第17-18页 |
| ·船舶和环境传感器 | 第18-20页 |
| ·位置基准系统 | 第20-24页 |
| ·系统电源 | 第24-25页 |
| ·救助船动力定位控制系统 | 第25-27页 |
| ·动力定位操作站 | 第26页 |
| ·通信网络 | 第26页 |
| ·动力定位控制柜 | 第26页 |
| ·船舶和环境传感器 | 第26-27页 |
| ·位置基准系统 | 第27页 |
| ·系统供电 | 第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动力定位控制系统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 第28-48页 |
| ·FMEA方法研究 | 第28-31页 |
| ·FMEA概述 | 第28-29页 |
| ·FMEA风险等级数评定方法的改进 | 第29-31页 |
| ·量化FMEA风险等级数评定方法在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的应用 | 第31-47页 |
| ·确定分析对象 | 第31-32页 |
| ·任务目标 | 第32页 |
| ·实施FMEA的边界条件 | 第32页 |
| ·利用量化风险等级数的评定方法建立FMEA调查表 | 第32-34页 |
| ·利用量化风险等级数的评定方法建立动力定位控制系统FMEA表格 | 第34-45页 |
| ·结论分析及建议措施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动力定位控制系统故障树分析(FTA) | 第48-69页 |
| ·故障树分析法基本原理 | 第48-49页 |
| ·FMEA与FTA结合的必要性 | 第49-50页 |
| ·FTA方法在Arrow号DP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第50-64页 |
| ·选择顶事件 | 第50-51页 |
| ·确定边界条件 | 第51页 |
| ·故障树的建立 | 第51-59页 |
|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 第59-60页 |
| ·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 第60-63页 |
| ·故障树的计算机辅助建立 | 第63-64页 |
| ·FTA方法在救助船DP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第5章 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评价体系 | 第69-86页 |
| ·评价体系的基本原理 | 第69-70页 |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69页 |
| ·模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第69-70页 |
| ·Arrow号船DP控制系统FMEA状态评价模型建立 | 第70-81页 |
| ·对操作站操作面板进行评判 | 第70-79页 |
| ·对操作站主机进行评判 | 第79-80页 |
| ·对动力定位控制柜进行评判 | 第80-81页 |
| ·对Arrow号动力定位控制系统进行评判 | 第81页 |
| ·救助船DP控制系统FMEA状态评价模型建立 | 第81-85页 |
| ·对救助船操作站操作面板进行评判 | 第82-83页 |
| ·对救助船操作站主机进行评判 | 第83-84页 |
| ·对救助船动力定位控制柜进行评判 | 第84页 |
| ·对救助船动力定位控制系统进行评判 | 第84-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 第6章 动力定位控制系统FMEA评价系统设计 | 第86-100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86-88页 |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86页 |
| ·系统的开发目标 | 第86页 |
| ·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86-87页 |
|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第87-88页 |
| ·软件实现及介绍 | 第88-99页 |
| ·用户管理模块 | 第88-89页 |
| ·FMEA分析模块 | 第89-93页 |
| ·故障树分析模块 | 第93-97页 |
| ·运行状态评价模块 | 第97-99页 |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 结论 | 第100-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5-106页 |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