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世界文学论文--作品评论和研究论文

中西乌托邦文学“可实现性”比较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绪论第10-14页
   ·何谓乌托邦第10-11页
   ·乌托邦研究概况第11-13页
   ·本文研究着眼点、结构、方法、意义第13-14页
1 乌托邦文学的“可实现性”第14-24页
   ·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可实现性”第14-20页
     ·西方乌托邦文学第14-15页
     ·乌托邦文学的“可实现性”第15-20页
   ·中国乌托邦文学及其“可实现性”第20-23页
     ·古典乌托邦第20-21页
     ·现代乌托邦第21-23页
   ·中西乌托邦文学“可实现性”比较之基础第23-24页
2 中西乌托邦文学“可实现性”之异同第24-43页
   ·内容:理想与现实的张力第24-32页
     ·“有序”的理想第24-29页
     ·“矛盾”的现实第29-32页
   ·艺术:寓真于假的创作手法第32-37页
     ·寓言化第33-35页
     ·写实化第35-37页
   ·价值功能:驱动实践转化现实的能力第37-43页
     ·驱动实践能力第37-39页
     ·转化现实能力第39-43页
3 中西乌托邦文学“可实现性”差异性成因第43-50页
   ·文化思想的差异性第43-47页
     ·文化思想的启蒙第43-45页
     ·文化思想的交流第45-47页
   ·社会背景的差异性第47-50页
结束语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饲育》与《拔芽击仔》中的自我觉醒
下一篇:张爱玲与奥斯卡·王尔德“尖刻性”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