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传递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18页
   ·选题的研究背景第11-13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4-15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页
   ·本文的贡献和不足第15-18页
     ·本文的贡献第15-16页
     ·本文的不足第16-18页
2 文献综述第18-28页
   ·民间借贷的概念第18-22页
     ·常规角度来看的民间借贷第18-19页
     ·法律角度来看的民间借贷第19-22页
   ·国内外对民间借贷的研究第22-26页
     ·国内的研究第22-25页
     ·国外的研究第25-26页
   ·文献评述第26-28页
3 近年来我国民间借贷活跃的原因和发展特点第28-39页
   ·近年来我国民间借贷活跃的原因第28-31页
     ·银行业金融机构体制方面的原因第28-29页
     ·监督管理机构缺失的原因第29-30页
     ·民间借贷资金供给渠道的原因第30-31页
     ·民间借贷资金需求者的原因第31页
   ·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的特点第31-39页
     ·民间借贷期限短第31-32页
     ·民间借贷区域性活跃,规模较大第32-33页
     ·民间借贷利率水平普遍较高第33-36页
     ·民间借贷行为操作不一第36-37页
     ·民间借贷方式更加多元化第37-39页
4 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业机构传递的主要途径第39-52页
   ·民间借贷使用时与银行借贷混同第39-41页
   ·银行业机构员工涉足民间借贷第41-43页
   ·长期参与高息民间借贷的企业资金链断裂第43-45页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类银行”信贷业务第45-48页
   ·民间借贷活跃诱发非法集资活动第48-49页
   ·民间借贷参与者利用了对银行业务的了解第49-52页
5 防范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业机构传递的对策及建议第52-61页
   ·增强服务意识,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完善银行业机构的服务机制第52-54页
   ·增强风险意识,完善制度建设,将民间借贷风险防控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机制第54-55页
   ·加强预警监测,突出预防重点,提升风险防范的前瞻性水平第55-56页
   ·严格内部管理,设置合规红线,切实加强员工从业行为约束第56-57页
   ·强化监管部门的监管作用,加大对银行业机构的监管力度第57-58页
   ·强化外部协作,提升联动水平,净化银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第58-61页
结束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公募基金销售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下一篇: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策略研究--基于成都X投资中心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