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壳聚糖的改性及其抗凝血活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4页
   ·壳聚糖简介第14-15页
   ·壳聚糖的化学修饰及其应用第15-18页
     ·酰基化反应第15-16页
     ·烷基化反应第16-17页
     ·羧基化反应第17页
     ·季铵化反应第17页
     ·交联反应第17-18页
   ·磺化壳聚糖的研究第18-19页
     ·磺化壳聚糖的简介第18页
     ·磺化壳聚糖的制备第18-19页
     ·磺化体系的选择第19页
   ·磺化壳聚糖的应用第19-22页
     ·抗凝血活性第20页
     ·抗肿瘤和免疫功能第20-21页
     ·抑菌活性第21页
     ·抗氧化功能第21-22页
     ·其他活性功能第22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22页
   ·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低分子磺化壳聚糖的研制第24-36页
   ·前言第24页
   ·材料与仪器第24-25页
     ·材料第24-25页
     ·仪器第25页
   ·实验方法第25-28页
     ·低分子壳聚糖的合成第25页
     ·壳聚糖的理化性质测定第25-27页
     ·低分子磺化壳聚糖的合成第27页
     ·低分子磺化壳聚糖单因素试验第27页
     ·低分子磺化壳聚糖正交试验第27-28页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红外表征第28页
     ·低分子磺化壳聚糖含硫量的测定第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35页
     ·不同壳聚糖理化性质的测定第28-29页
     ·低分子磺化壳聚糖含硫量标准曲线测定第29页
     ·反应温度对低分子磺化壳聚糖含硫量的影响第29-30页
     ·氯磺酸用量对低分子磺化壳聚糖含硫量的影响第30-31页
     ·反应时间对低分子磺化壳聚糖含硫量的影响第31页
     ·低分子磺化壳聚糖正交试验第31-32页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红外表征第32-35页
   ·结论第35-36页
第3章 低分子磺化壳聚糖抗凝血活性研究第36-42页
   ·前言第36页
   ·材料与仪器第36-37页
     ·材料第36页
     ·仪器第36-37页
   ·实验方法第37页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时间的测定第37页
     ·凝血酶原时间(PT)的测定第37页
     ·凝血酶时间(TT)的测定第37页
     ·统计分析第37页
   ·结果与讨论第37-41页
     ·抗凝血指标的测定第37-38页
     ·低分子磺化壳聚糖溶液对APTT的影响第38-39页
     ·低分子磺化壳聚糖溶液对PT的影响第39-40页
     ·低分子磺化壳聚糖溶液对TT的影响第40-41页
   ·结论第41-42页
第4章 低分子磺化壳聚糖抑菌活性研究第42-47页
   ·前言第42页
   ·材料与仪器第42-43页
     ·材料第42页
     ·仪器第42-43页
   ·实验方法第43页
     ·培养基第43页
     ·菌种的培养和菌悬液的配制第43页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抑菌活性的测定第43页
     ·低分子磺化壳聚糖抑菌活性的测定第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46页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抑菌能力的测定第43-44页
     ·磺化产物抑菌能力的测定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第5章 磺化羧化壳聚糖的制备及其抗凝血活性研究第47-61页
   ·前言第47-48页
   ·材料与仪器第48-49页
     ·材料第48页
     ·仪器第48-49页
   ·实验方法第49-50页
     ·O-羧甲基壳聚糖的合成第49页
     ·O-羧甲基壳聚糖单因素实验第49页
     ·O-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的测定第49-50页
     ·磺化羧化壳聚糖的制备第50页
     ·磺化羧化壳聚糖的理化性质测定第50页
     ·磺化羧化壳聚糖的表征第50页
     ·磺化羧化壳聚糖抗凝血活性研究第50页
   ·实验结果第50-59页
     ·反应条件对O-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的影响第51-53页
     ·羧甲基壳聚糖及磺化羧化壳聚糖红外表征第53-54页
     ·O-羧甲基壳聚糖抗凝血活性研究第54-55页
     ·磺化羧化壳聚糖溶液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初筛第55-56页
     ·磺化羧化壳聚糖溶液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影响第56-57页
     ·磺化羧化壳聚糖溶液对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第57-58页
     ·磺化羧化壳聚糖溶液对凝血酶时间的影响第58-59页
   ·结论第59-6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结论第61-62页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锰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下一篇:可渗透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反应墙的碳源缓释规律与可利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