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绪论 | 第6-12页 |
| (一) 选题意义 | 第6-7页 |
| 1. 实践意义 | 第6-7页 |
| 2. 理论意义 | 第7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条件 | 第9-10页 |
| 1.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2. 研究条件 | 第10页 |
| (四) 研究难点 | 第10-12页 |
| 一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其瓶颈 | 第12-21页 |
| (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发展与界定 | 第12-15页 |
| (二)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 第15-18页 |
| 1. 创意不足 | 第16-18页 |
| 2. 人才短缺 | 第18页 |
| (三) 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对策 | 第18-21页 |
| 1. 发挥政府职能从政策入手,夯实创意产业人才发展的基础 | 第18-19页 |
| 2. 建立以创意人才为主的产业链,强化人才的集聚效应 | 第19页 |
| 3. 形成优能创意社会结构,不断开发和保护创意人才 | 第19-20页 |
| 4. 创新完善创意人才的利益激励机制,形成良性的人才循环 | 第20-21页 |
| 二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内涵和其独特性研究 | 第21-25页 |
| (一)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内涵与界定 | 第21页 |
| (二)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类型与特征 | 第21-23页 |
| (三)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素质 | 第23-25页 |
| 1. 较为专业的文化个性 | 第23-24页 |
| 2. 丰富的想象,敏锐的洞察力,专注实现想法的执行力 | 第24页 |
| 3. 对未来事物的发展具有预见性 | 第24页 |
| 4. 宽阔的胸怀和视野,百折不挠的意志 | 第24-25页 |
| 三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第25-32页 |
| (一) 中国传统思想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经典思想 | 第25-26页 |
| 1. 积极的价值观是人才发展的重要基础 | 第25页 |
| 2. 做人先做“仁” | 第25页 |
| 3. 启迪人性,注重兴趣 | 第25-26页 |
| 4. 人才集聚是关键 | 第26页 |
| (二) 西方三螺旋理论 | 第26-27页 |
| (三)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第27-32页 |
| 1. 教育模式 | 第27-30页 |
| 2. 理论架构 | 第30页 |
| 3. “场”的建立 | 第30-32页 |
| 结语 | 第32-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