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绪论第9-14页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二、 研究现状与不足第10-11页
 三、 研究目的、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1-12页
 四、 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2-14页
第一章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党建思想形成的条件第14-20页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党建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第14-16页
  一、 解决党内思想路线的迫切要求第14-15页
  二、 坚持全面抗战路线的客观需求第15-16页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党建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第16-17页
  一、 马克思列宁建党思想的影响第16-17页
  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第17页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党建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第17-20页
  一、 刘少奇个人优秀的主体品质第17-18页
  二、 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基础第18-20页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第20-30页
 第一节 科学的理论是指导党的建设的重要前提第20-22页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科学”第20页
  二、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国理论”第20-22页
 第二节 坚持把党员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第22-24页
  一、 “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首先就是思想建设问题”第22-23页
  二、 党员必须“始终保持自己纯洁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品质”第23-24页
 第三节 先进的制度是规范党的建设的重要保障第24-26页
  一、 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第24-25页
  二、 “‘三三制’政权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第25-26页
 第四节 科学的方法是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第26-27页
  一、 “党内斗争本身就是一种党内不可缺少的教育”第26页
  二、 “党的一切组织与一切工作必须密切地与群众相结合”第26-27页
 第五节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党建思想的特点第27-30页
  一、 高度的理论性第27-28页
  二、 突出的实践性第28-29页
  三、 现实的针对性第29-30页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党建思想的重大价值第30-42页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党建思想的历史价值第30-32页
  一、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第30-31页
  二、 极大地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实践第31-32页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党建思想的当代价值第32-42页
  一、 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要加强党员的思想理论修养第33-34页
  二、 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要保持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第34-36页
  三、 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要坚持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第36-38页
  四、 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要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第38-39页
  五、 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要高度保持党员的廉洁行政第39-42页
结束语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并网光伏微型逆变器研究
下一篇:贺龙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及其启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