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并网光伏微型逆变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当今世界的能源形势第9-10页
     ·太阳能光伏发电优点及存在的问题第10-11页
   ·光伏发电逆变器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第11-13页
     ·并网发电是光伏发电的趋势第11页
     ·国外光伏产业以及逆变器发展现状及前景第11-12页
     ·国内光伏产业以及逆变器发展现状及前景第12页
     ·我国并网发电亟待解决的问题第12-13页
   ·并网系统的孤岛效应第13-15页
     ·孤岛效应及其危害第13-14页
     ·孤岛效应的防治第14-15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光伏并网系统结构和并网逆变器第17-23页
   ·光伏并网系统结构和研究现状第17-19页
     ·单级式并网系统结构拓扑第17页
     ·两级式并网系统结构拓扑第17-18页
     ·多级式并网系统结构拓扑第18页
     ·几种并网拓扑结构比较第18-19页
   ·逆变结构与工作原理第19-21页
     ·半导体功率集成器件第19页
     ·逆变电路第19页
     ·PWM 脉宽调制技术第19-21页
     ·正弦波 PWM 技术第21页
   ·并网逆变器技术第21-22页
     ·并网逆变器的分类第21-22页
     ·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技术第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光伏微型逆变器主电路研究与设计第23-37页
   ·直流 DC-DC 电路几种常见拓扑结构第23-27页
   ·直流 DC-DC 电路设计第27-32页
     ·Boost 升压电路基本工作原理第27-29页
     ·储能电感工况分析第29-30页
     ·输入输出滤波电容工况分析第30-31页
     ·Boost 电路在 Matlab 里仿真第31-32页
   ·DC/AC 电路几种常见拓扑结构第32-33页
   ·DC/AC 电路设计第33-36页
     ·全桥逆变电路电感工况分析第33-35页
     ·全桥逆变电路仿真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光伏并网系统的控制策略第37-57页
   ·光伏电池基本原理及工作特性第37-44页
     ·光伏电池等效电路及输出特性第37-41页
     ·影响光伏电池输出特性主要因素第41-42页
     ·光伏电池在不同因素下的仿真第42-44页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和方法第44-49页
     ·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基本原理第44-45页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及优缺点比较第45-49页
   ·单相式光伏并网的 MPPT 方法研究第49-56页
     ·扰动观察法基本思想第49-50页
     ·基于 Boost 升压电路 MPPT 方法研究仿真(扰动观察法)第50-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基于自抗扰技术的光伏系统并网控制第57-73页
   ·PID 控制及自抗扰控制技术(ADRC)的提出第57-58页
   ·自抗扰技术第58-66页
     ·跟踪微分器(TD)第58-60页
     ·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第60-63页
     ·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律(NLSEF)第63-66页
   ·基于 ADRC 技术的光伏并网控制分析第66-71页
     ·基于 ADRC 的光伏并网控制策律的选取第66-67页
     ·控制系统设计第67-69页
     ·基于 PID 控制的 PV 系统仿真与 ADRC 控制下仿真比较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4页
   ·工作总结第73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带电作业工具库房状态监测与智能控制系统研制
下一篇: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