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一、导论 | 第8-15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三)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2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 研究内容和特色 | 第12-13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2. 研究特色 | 第13页 |
(五)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1. 社区 | 第13页 |
2. 城市社区 | 第13-14页 |
3.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 | 第14-15页 |
二、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 第15-18页 |
(一)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 第15-16页 |
1. 教育对象的复杂性 | 第15页 |
2. 教育本质的政治性 | 第15页 |
3. 教育范围的地域性 | 第15-16页 |
4. 教育方法的服务性 | 第16页 |
5. 教育手段的灵活性 | 第16页 |
(二)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1. 人生观教育 | 第16-17页 |
2. 政治观教育 | 第17页 |
3. 道德观教育 | 第17-18页 |
4. 法制观教育 | 第18页 |
5. 民主观教育 | 第18页 |
三、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 第18-23页 |
(一)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 第19-20页 |
1. 思想道德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 | 第19页 |
2. 政府同居民群众联系不断巩固 | 第19页 |
3. 共建美好家园的氛围日益浓厚 | 第19-20页 |
4. 大量阵地建设的影响不断加强 | 第20页 |
(二)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1. 干部素质不高 | 第20-21页 |
2. 教育范围狭窄 | 第21页 |
3. 教育方法陈旧 | 第21-22页 |
4. 教育经费不足 | 第22页 |
5. 居民意识淡薄 | 第22-23页 |
四、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 第23-26页 |
(一) 经济全球化使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艰巨 | 第23-24页 |
1. 两种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 | 第23页 |
2. 西方思想的渗透 | 第23页 |
3. 科学技术的发展 | 第23页 |
4. 教育服务的对外开放 | 第23-24页 |
(二) 社会转型使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加大 | 第24-25页 |
1. 居民结构复杂 | 第24页 |
2. 贫富差距扩大 | 第24页 |
3. 下岗人员增多 | 第24页 |
4. 城市化进程加快 | 第24-25页 |
(三)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存在问题 | 第25页 |
1. 内容匮乏 | 第25页 |
2. 方法落后 | 第25页 |
3. 力量薄弱 | 第25页 |
4. 载体缺乏 | 第25页 |
(四)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问题 | 第25-26页 |
1. 腐败现象增多 | 第26页 |
2. 社区职能匮乏 | 第26页 |
3. 社区党建薄弱 | 第26页 |
4. 领导重视不够 | 第26页 |
五、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 第26-34页 |
(一)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原则 | 第27-30页 |
1. 教育目标 | 第27页 |
2. 教育原则 | 第27-30页 |
(二) 完善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第30-34页 |
1. 丰富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第30页 |
2. 创新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第30-31页 |
3. 增强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 第31-32页 |
4. 加强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与基础设施建设 | 第32-34页 |
六、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Abstract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