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党的基层工作论文--文教、卫生论文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研究

目录第1-6页
摘要第6-7页
一、导论第7-11页
 (一) 研究背景第7页
 (二) 选题意义第7-8页
  1. 时代意义第7页
  2. 理论意义第7页
  3. 现实意义第7-8页
 (三) 研究现状第8-10页
  1. 国内研究动态第8-10页
  2. 国外研究动态第10页
 (四) 创新特色第10页
 (五) 概念界定第10-11页
  1. 新时期第10-11页
  2. 大学生党员教育第11页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第11-13页
 (一) 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第11页
 (二) 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第11-12页
 (三) 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第12页
 (四) 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第12-13页
三、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必要性第13-15页
 (一) 有利于对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接班人的培养第13-14页
 (二) 有利于党的先进性保持、执政能力水平提高第14页
 (三) 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第14-15页
四、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素质现状分析第15-20页
 (一) 理想信念坚定,但理论素养相对不高第16-17页
 (二) 入党热情高涨,但入党动机参差不齐第17-18页
 (三) 对党章内容熟知,但自我约束意识欠缺第18-19页
 (四) 先锋模范作用明显,但宗旨意识不够强烈第19-20页
五、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0-22页
 (一) 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第20页
 (二) 教育方法欠缺科学性第20-21页
 (三) 教育过程忽视连续性第21页
 (四) 教育模式需要创新性第21-22页
六、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对策第22-34页
 (一)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核心内容第22-24页
  1. 入党前注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第22-23页
  2. 入党时注重理想信念主题教育第23页
  3. 入党后注重政治意识实践教育第23-24页
 (二)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主要方法第24-26页
  1. 教育党员结合关心党员第24页
  2. 单向灌输配合双向互动第24-25页
  3. 先进性教育突出成才教育第25页
  4. 思想教育兼顾行为管理第25页
  5. 单一性教育融入多元化教育第25-26页
  6. 传统教育同时注重网络教育第26页
 (三)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全面过程第26-28页
  1. 突出教育过程持续性,避免“前紧后松”第26-27页
  2. 强调教育过程全面性,严防“内紧外松”第27页
  3. 落实教育过程一致性,杜绝“上紧下松”第27-28页
 (四)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保障机制的构建第28-34页
  1. 完善党员发展,改进党员考评机制第28-29页
  2. 健全持续教育,完善党内培育机制第29-31页
  3. 严格组织建设,加强队伍建设机制第31-34页
七、结语第34-37页
参考文献第37-41页
Abstract第41-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乡村干部廉政教育研究--基于山西省芮城县乡村的调查
下一篇:城市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