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s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4页 |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2-14页 |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中国意蕴与西方渊源 | 第14-19页 |
(一) “以人为本”理念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 | 第14-17页 |
(二)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 第17-19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推行“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 | 第19-24页 |
(一) 在教学中推行“以人为本”理念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19-20页 |
(二) 在教学中推行“以人为本”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 第20-21页 |
(三) 在教学中推行“以人为本”理念符合高中政治课程性质 | 第21页 |
(四) 现代教学模式为推行“以人为本”理念创造了外部条件 | 第21-22页 |
(五) 高中生的心智特点为实施“以人为本”提供了主体条件 | 第22-24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现状 | 第24-33页 |
(一)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朝向“以人为本”的可喜转向 | 第24-26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依然存在忽视“人”的价值的现象 | 第26-28页 |
(三)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以人为本”理念缺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28-33页 |
四、高中政治教学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对策 | 第33-46页 |
(一) 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出发点 | 第33-34页 |
(二) 建立以“尊重学生权利”为基础的和谐师生关系 | 第34-36页 |
(三) 将“满足学生的需要”贯穿于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 | 第36-41页 |
(四) 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导向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 第41-43页 |
(五) 构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体制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