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中小学学生激励性评价策略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7-12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7页
 (二) 研究现状第7-10页
 (三) 研究方法第10-12页
一、激励理论运用于中小学学生评价的意义第12-16页
 (一)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12-13页
 (二) 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第13-14页
 (三) 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14-15页
 (四) 有利于促进教师掌握激励性评价理论和技能第15-16页
二、我国中小学学生评价中激励不当现象分析第16-21页
 (一) 评价目的偏离,学生被分数所累,丧失信心与兴趣第16-17页
 (二) 评价内容片面,高分低能现象越来越严重第17页
 (三) 评价主体单一,学生主动性丧失第17-18页
 (四) 评价方式单调,使学生感到成功难于获得第18-19页
 (五) 忽视过程,评价对学生欠针对、乏激励第19-20页
 (六) 滥用激励,过度激励,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第20-21页
三、中小学学生激励性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21-25页
 (一) 尊重性原则第21-22页
 (二) 差异性原则第22页
 (三) 及时性原则第22-23页
 (四) 针对性原则第23页
 (五) 适当性原则第23-25页
四、中小学学生激励性评价的具体策略与方法第25-40页
 (一) 提高教师的激励意识和评价能力第25-26页
 (二) 完善中小学学生激励性评价的措施与方法第26-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第43-48页
后记第48-49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模式初探
下一篇:人教版和湘教版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必修3)比较研究--With PEP and HEP for Exa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