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河南省中小学隐性德育课程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3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研究背景第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理论意义第13-14页
       ·实践意义第14页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4页
     ·研究目的第14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4-16页
     ·我国古代隐性德育课程思想第15页
       ·儒家学派的环境育人思想第15页
       ·墨家学派的后天习染思想第15页
     ·西方近现代隐性德育课程理论第15-16页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第15-16页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16页
       ·柯尔伯格的公正团体法第16页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6-23页
     ·国外隐性德育课程研究综述第16-18页
       ·国外关于隐性课程概念的界定第17页
       ·国外关于隐性课程的功能和存在的范围研究第17页
       ·国外关于隐性课程的派别研究第17-18页
     ·国内隐性德育课程研究综述第18-22页
       ·隐性德育课程的概念界定第18-19页
       ·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与功能第19页
       ·隐性德育课程的构成要素第19-20页
       ·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设计第20-22页
     ·简要评价第22-23页
       ·存在的问题第22-23页
       ·发展趋势第23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23-28页
     ·研究思路第23页
     ·研究方法第23-28页
       ·文献研究法第23-24页
       ·问卷调查法第24-26页
       ·访谈法第26-28页
   ·创新点及重难点第28-30页
     ·创新点第28页
       ·采取调查分析的研究方法第28页
       ·扩大了隐性德育课程的研究领域第28页
     ·重点及难点第28-30页
       ·研究的重点第29页
       ·研究的难点第29-30页
第二章 学科教学层面的实施问题、成因及对策第30-38页
   ·学科教学层面调查结果分析第30-32页
     ·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0-31页
     ·学生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1-32页
   ·存在的问题第32-34页
     ·德育课开设数量匮乏第32-33页
     ·教师榜样示范不足第33页
     ·德育资源挖掘不足第33页
     ·课堂气氛活跃度不够第33页
     ·师生关系和谐度不强第33-34页
     ·生生关系融洽度不够第34页
   ·归因分析第34-36页
     ·应试教育造成的“唯智”教育第34页
     ·教师德育责任意识淡薄第34-35页
     ·缺乏德育资源挖掘方法第35页
     ·传统师生观根深蒂固第35页
     ·合作学习方式运用不当第35-36页
   ·对策第36-38页
     ·全面推进索质教育,摆正德育地位第36页
     ·提高德育意识,责任落实到位第36页
     ·寻求恰当方法,挖掘德育资源第36-37页
     ·树立新型师生观,拉近师生距离第37页
     ·恰当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培养生生友好关系第37-38页
第三章 物质层面的实施问题、成因及对策第38-45页
   ·物质层面调查结果分析第38-41页
     ·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8-39页
     ·学生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9-41页
   ·存在的问题第41-42页
     ·硬件环境方面第41页
     ·软件环境方面第41-42页
   ·归因分析第42页
     ·对物质层面的隐性德育课程认识不够第42页
     ·校园规划经费投入不足第42页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开发不足第42页
   ·对策第42-45页
     ·加强教育者对校园物质环境隐性德育功能的认识第43页
     ·加大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投入第43页
     ·重视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开发第43-44页
     ·确保校园物质环境规划的科学合理第44-45页
第四章 组织制度层面的实施问题、成因及对策第45-55页
   ·组织制度层面调查结果分析第45-49页
     ·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第45-47页
     ·学生调查结果与分析第47-49页
   ·存在的问题第49-51页
     ·学校领导体制方面第49页
     ·学校组织管理方面第49-50页
     ·学校评价与奖惩制度方面第50页
     ·学校制度建设方面第50页
     ·学校教学安排方面第50-51页
   ·归因分析第51-53页
     ·校长不正确的教育理念第51页
     ·缺乏“管理育人”的思想第51页
     ·应试教育阻碍了学生综合评价制度工作的进展第51-52页
     ·师生的态度阻碍师生互评制度工作的推进第52页
     ·忽视制度建设的主体第52页
     ·教师不正确的教育观念第52-53页
   ·对策第53-55页
     ·加强学校领导文化建设第53页
     ·树立“管理育人”思想第53页
     ·改革现行考试制度第53-54页
     ·树立正确的师生互评观第54页
     ·注重学校制度建设和施行的主体化第54页
     ·转变教师对教学安排的不当看法第54-55页
第五章 精神文化层面的实施问题、成因及对策第55-63页
   ·精神文化层面调查结果分析第55-57页
     ·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第55-56页
     ·学生研究结果与分析第56-57页
   ·存在的问题第57-58页
     ·良好的班风、学风及校风没有形成第58页
     ·文化艺术活动开展不够第58页
   ·归因分析第58-60页
     ·对三风建设和文艺活动开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第58-59页
     ·三风建设和文艺活动开展的保障不足第59页
     ·教师思想的偏差第59页
     ·教风对三风的影响第59-60页
     ·社会环境对三风的影响第60页
   ·对策第60-63页
     ·加强对三风建设和文艺活动开展重要性的认识第60页
     ·夯实三风建设和文艺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第60-61页
     ·转变教师对三风与文艺活动问题的看法第61页
     ·扭转教风,促进三风建设第61页
     ·利用社会环境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61-63页
第六章 结论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第67-68页
附录A 教师调查问卷第68-71页
附录B 学生调查问卷第71-74页
附录C 教师访谈提纲第74-75页
附录D 学生访谈提纲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
下一篇: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信阳市A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