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信阳市A中学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16页 |
·课程的概念 | 第12-14页 |
·德育课程的概念 | 第14页 |
·德育课程的分类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6-17页 |
·访谈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历史以及研究现状 | 第18-28页 |
·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历史 | 第18-22页 |
·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阶段 | 第18-20页 |
·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的调整阶段 | 第20页 |
·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深入阶段 | 第20-22页 |
·我国中学德育德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现状 | 第22-28页 |
·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研究取得的成绩 | 第22-24页 |
·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24-26页 |
·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研究的未来走向 | 第26-28页 |
第3章 信阳市A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报告 | 第28-45页 |
·信阳市A中学德育工作基本状况 | 第28-31页 |
·德育教师队伍基本状况 | 第28页 |
·德育教学建设基本状况 | 第28页 |
·德育活动开展状况 | 第28-29页 |
·学校班级建设基本状况 | 第29-31页 |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基本状况 | 第31页 |
·调查内容 | 第31页 |
·调查结果 | 第31-45页 |
·中学德育教师观念问题的调查 | 第32-34页 |
·中学德育课程资源问题的调查 | 第34-37页 |
·隐性德育课程问题的调查 | 第37-41页 |
·德育课程考核评价问题的调查 | 第41-45页 |
第4章 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第45-49页 |
·德育课程实施方法存在问题 | 第45页 |
·应试教育影响根深蒂固 | 第45-46页 |
·课堂外的德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 第46页 |
·对隐性德育课程的认识不足 | 第46-47页 |
·中学德育课程资源获得渠道单一 | 第47页 |
·对中学德育课程的评价存在问题 | 第47-49页 |
第5章 解决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改革存在问题的对策 | 第49-59页 |
·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 第49-50页 |
·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 | 第49页 |
·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 | 第49页 |
·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 | 第49-50页 |
·重视人本德育 | 第50-51页 |
·重视实践的作用 | 第51-53页 |
·加强对隐性德育的认识 | 第53-54页 |
·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必须相互结合 | 第53页 |
·充分认识德育与隐性德育课的联系 | 第53-54页 |
·隐性德育课程要做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第54页 |
·认识到学校环境建设对隐性德育的作用 | 第54页 |
·扩展中学德育课程资源的获得渠道 | 第54-56页 |
·发挥教育管理部门的作用 | 第55页 |
·发动全社会的力量 | 第55页 |
·学校、教师、学生有机结合 | 第55页 |
·重视家长的作用 | 第55-56页 |
·改善中学德育课程评价 | 第56-59页 |
·评价内容多项化 | 第56页 |
·评价主体多元化 | 第56页 |
·评价方式多样化 | 第56-59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