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棉病虫害论文--虫害论文

长江流域棉区红铃虫抗性基因频率检测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前言第10-21页
   ·红铃虫的生物学特性与为害第10-11页
   ·转基因作物的问世和推广第11页
   ·转基因作物的抗性风险第11-12页
   ·害虫对Bt作物抗性机制的研究第12-14页
   ·抗性监测方法第14-16页
     ·敏感性测定法第14页
     ·诊断剂量法第14-15页
     ·F1单雌系检测法第15页
     ·F2检测法第15页
     ·单对杂交/F1检测法第15-16页
     ·DNA分子检测法第16页
   ·抗性治理策略第16-19页
     ·高剂量/庇护所策略第17-18页
     ·基因叠加策略第18页
     ·昆虫不育技术治理策略第18-19页
   ·本课题研究背景第19-20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页
   ·技术路线第20-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9页
   ·实验材料第21-23页
     ·供试昆虫第21-23页
     ·试剂和仪器第23页
   ·敏感性测定第23-24页
   ·单对杂交第24-26页
   ·DNA分子检测第26-28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6页
     ·抗性基因检测第26-28页
     ·阳性样品验证第28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8-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40页
   ·敏感性测定第29-31页
   ·单对杂交第31-33页
     ·2012 年单对杂交第31-32页
     ·2013 年单对杂交第32-33页
   ·DNA分子检测第33-40页
     ·2012 年DNA分子检测第33-37页
     ·2013 年DNA分子检测第37-40页
     ·阳性验证结果第40页
4 讨论第40-47页
   ·敏感性测定第40-41页
   ·单对杂交第41-43页
   ·DNA分子检测第43-45页
     ·对检测结果假阳性的排除第43-44页
     ·不同采样点之间抗性基因频率的比较第44页
     ·同年份不同代别抗性基因频率的比较第44-45页
     ·同代别不同年份抗性基因频率的比较第45页
   ·三种抗性监测方法结果的对比第45-46页
   ·总结与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4页
附录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羊口疮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蛋白质组变化及功能分析
下一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与分析植物病理学数据--以果斑病菌和灰霉病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