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縮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13-1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5-28页 |
·羊传染性脓疱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病原学与基因组 | 第15页 |
·流行病学 | 第15-16页 |
·抗病毒免疫和免疫逃避 | 第16-18页 |
·羊口疮诊断方法 | 第18-20页 |
·羊口疮疫苗及疫苗载体 | 第20-21页 |
·防治 | 第21-22页 |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蛋白组技术研究进展 | 第22-28页 |
·定量蛋白组学的发展 | 第22-23页 |
·iTRAQ~(TM)试剂结构 | 第23-24页 |
·iTRAQ~(TM)基本实验流程 | 第24页 |
·iTRAQ~(TM)实验设备和定量的准确性 | 第24-25页 |
·iTRAQ~(TM)分析结果的校验 | 第25页 |
·iTRAQ~(TM)揭示病毒致病机制 | 第25-26页 |
·iTRAQ~(TM)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第26-28页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8-2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9-44页 |
·材料 | 第29-31页 |
·毒株、菌株、实验动物和细胞 | 第29页 |
·载体、抗体、酶类试剂 | 第29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9-30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30-31页 |
·方法 | 第31-44页 |
·本研究使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方法 | 第31页 |
·羊口疮病毒B2L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 | 第31-35页 |
·羊口疮病毒在GSFs上的增殖特性研究 | 第35-37页 |
·羊口疮病毒ORF125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37-39页 |
·羊口疮病毒感染致宿主细胞蛋白质组变化及功能分析 | 第39-43页 |
·HSPA1B对ORFV在GSFs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43-4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4-65页 |
·ORFV B2L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结果 | 第44-49页 |
·B2L蛋白的原核表达 | 第44-46页 |
·杂交瘤细胞筛选及腹水效价 | 第46-48页 |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鉴定 | 第48-49页 |
·ORFV在GSFs的增殖特性研究结果 | 第49-53页 |
·ORFV首次感染GSFs的增殖动力学 | 第49-51页 |
·ORFV在GSFs的适应性研究及一步法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 第51-53页 |
·ORF125蛋白的结构预测及亚细胞定位结果 | 第53-56页 |
·pEFGP-ORF125重组质粒构建及鉴定 | 第53-54页 |
·ORF125基因结构预测及比对分析 | 第54-55页 |
·ORF125的亚细胞定位观察 | 第55-56页 |
·ORFV感染致宿主细胞蛋白质组变化及功能分析 | 第56-63页 |
·差异蛋白质鉴定及相对定量 | 第56-58页 |
·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分类 | 第58-61页 |
·差异表达蛋白的Real-time PCR验证 | 第61页 |
·差异表达蛋白的western-blot验证 | 第61-63页 |
·差异表达蛋白的Pathway分析 | 第63页 |
·HSPA1B对ORFV在GSFs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 第63-65页 |
·pEFGP-HSPA1B重组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63页 |
·HSPA1B的亚细胞定位观察 | 第63-64页 |
·HSPA1B对ORFV在GSFs增殖的影响 | 第64-65页 |
5 讨论 | 第65-70页 |
·羊口疮病毒B2L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65-66页 |
·羊口疮病毒在GSFs的增殖特性研究 | 第66-68页 |
·羊口疮病毒感染致宿主细胞蛋白质组变化及功能分析 | 第68-70页 |
6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附表 | 第79-89页 |
附录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