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选题的来源、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的来源 | 第12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温差发电的发展历程 | 第13-15页 |
·温差发电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温差发电模块布置方式 | 第19-20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温差发电基本原理 | 第22-28页 |
·热电效应 | 第22-26页 |
·塞贝克效应 | 第22-23页 |
·珀尔帖效应 | 第23-24页 |
·汤姆逊效应 | 第24-25页 |
·焦耳效应 | 第25页 |
·傅立叶效应 | 第25-26页 |
·开尔文关系式 | 第26页 |
·热电材料品质因子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强化换热方法与机理分析 | 第28-32页 |
·强化换热方法 | 第28-30页 |
·增大平均传热温差 | 第28-29页 |
·增加换热面积 | 第29页 |
·提高传热系数 | 第29-30页 |
·场协同原理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温差发电器换热通道仿真与优化 | 第32-61页 |
·计算流体力学(CFD)简介 | 第32-33页 |
·CFD 软件简介 | 第33-36页 |
·GAMBIT 软件简介 | 第33-34页 |
·FLUENT 软件简介 | 第34-36页 |
·数学模型 | 第36-37页 |
·物理模型 | 第37-42页 |
·换热通道结构 | 第37-39页 |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39-42页 |
·边界条件 | 第42页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42-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60页 |
·光滑管道与翅片管道比较 | 第45-49页 |
·翅片长度对综合换热效率的影响 | 第49-52页 |
·翅片高度对综合换热效率的影响 | 第52-55页 |
·翅片间距对综合换热效率的影响 | 第55-58页 |
·翅片结构对综合换热效率的影响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温差发电器换热通道实验研究 | 第61-75页 |
·温差发电器实验台搭建 | 第61-67页 |
·实验设备简介 | 第61-65页 |
·换热通道简介 | 第65-67页 |
·测量参数及方法 | 第67-68页 |
·温度的测量 | 第67-68页 |
·电压的测量 | 第68页 |
·压强的测量 | 第68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8-74页 |
·换热通道外壁面温度 | 第68-70页 |
·温差发电器电压及功率 | 第70-73页 |
·换热通道压力损失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8页 |
·本文总结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