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液压冲击器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 第12-20页 |
| ·液压冲击器发展基本概况 | 第12-13页 |
| ·液压冲击器理论模型的研究 | 第13-15页 |
| ·线性模型的研究 | 第13-14页 |
| ·非线性模型的研究 | 第14-15页 |
| ·液压冲击器仿真及测试系统的研究 | 第15-16页 |
| ·液压冲击器仿真技术的研究 | 第15页 |
| ·液压冲击器控制系统的研究 | 第15-16页 |
| ·液压冲击器测试试验的研究 | 第16页 |
| ·液压冲击器技术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 ·本课题研究意义、研究难点和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课题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案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液压冲击器原理、数学模型及试验测试的研究 | 第20-30页 |
| ·液压冲击器系统原理 | 第20-23页 |
| ·液压冲击器冲击系统的整体描述 | 第20-21页 |
| ·液压冲击器主要控制部件分析 | 第21-23页 |
| ·液压冲击器数学模型 | 第23-25页 |
| ·液压冲击器实测结果验证与分析 | 第25-28页 |
| ·不同工况下冲击器测试试验 | 第25-27页 |
| ·液压冲击器主评价参数测试分析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基于 Flowmaster 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第30-45页 |
| ·数值仿真的意义 | 第30页 |
| ·Flowmaster 介绍 | 第30页 |
| ·液压冲击器 Flowmaster 仿真模型搭建 | 第30-36页 |
| ·仿真元件的数学模型简述 | 第30-31页 |
| ·液压冲击器仿真元件的数学模型介绍 | 第31-36页 |
| ·仿真模型的搭建 | 第36-44页 |
| ·模型假设 | 第36页 |
| ·模型系统的搭建与元件的使用 | 第36-37页 |
| ·各元件的参数输入 | 第37-41页 |
| ·仿真环境设置 | 第41页 |
| ·液压冲击器总体运动规律评价 | 第4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内流场数值计算描述与研究 | 第45-52页 |
| ·数值计算在流体动力学中的基础 | 第45-47页 |
|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描述 | 第45-46页 |
| ·流场控制方程的描述 | 第46-47页 |
| ·流场计算方法及求解 | 第47-51页 |
| ·流场离散方法基本描述 | 第47-48页 |
| ·计算方程基本求解方法 | 第48-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液压冲击器内流场仿真及分析 | 第52-68页 |
| ·PumpLinx 平台介绍 | 第52-53页 |
| ·冲击器中缸体活塞运动模型分析及数值建模 | 第53-60页 |
| ·冲击器内流场运动边界划分及模型假设 | 第53-55页 |
| ·冲击器内流场几何模型导入 | 第55-56页 |
| ·冲击器内流场网格的生成 | 第56-57页 |
| ·冲击器内流场网格的交接面生成 | 第57-58页 |
| ·冲击器内流场数值计算模型选择 | 第58-60页 |
| ·冲击器内流场数值模拟边界条件 | 第60页 |
| ·冲击器活塞运动过程中内流场动态特性 | 第60-67页 |
| ·冲击器活塞整体运动的描述 | 第61-62页 |
| ·冲击器内流场特性描述 | 第62-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 ·研究总结 | 第68-69页 |
| ·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 附录 A | 第70-77页 |
| 1 液压冲击器测试系统的建立 | 第70-74页 |
| ·冲击器测试系统方案的建立 | 第71-72页 |
| ·冲击器示波冲击法 | 第72-74页 |
| 2 冲击器测试系统试验设备选型 | 第74-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