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PLC的视觉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粗线径绕线机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粗线径绕线机的发展及现状 | 第12-13页 |
·粗线径绕线机控制技术演变 | 第13-14页 |
·粗线径绕线机的瓶颈问题 | 第14页 |
·机器视觉技术发展 | 第14-16页 |
·机器视觉原理及组成 | 第14-15页 |
·机器视觉的工业应用 | 第15-16页 |
·机器视觉的发展趋势 | 第16页 |
·ePLC 的技术发展 | 第16-18页 |
·PLC 的技术发展 | 第16页 |
·ePLC 概念及发展 | 第16-18页 |
·ePLC 开发平台 CASS | 第18页 |
·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18-19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视觉绕线机总体架构设计 | 第20-29页 |
·视觉绕线机的系统结构 | 第20-22页 |
·系统物理结构 | 第20-21页 |
·系统模块架构 | 第21-22页 |
·系统工作流程及硬件架构 | 第22-24页 |
·视觉绕线机工作流程 | 第22-23页 |
·主控引擎板硬件架构 | 第23页 |
·视觉辅控板硬件架构 | 第23-24页 |
·系统软件架构及数据交互 | 第24-28页 |
·视觉绕线机软件层次结构 | 第24-25页 |
·引擎驱动层的设计原理 | 第25-27页 |
·软件各层间数据交互 | 第27-28页 |
·视觉调控数据交互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数控实现及逻辑资源分配 | 第29-38页 |
·数控层程序实现 | 第29-33页 |
·数控程序设计原理 | 第29页 |
·数控程序实现过程 | 第29-31页 |
·绕线机数控层实现 | 第31-33页 |
·逻辑资源分配设计 | 第33-36页 |
·系统逻辑控制内存资源 | 第33-34页 |
·绕线机主从轴资源分配 | 第34-36页 |
·系统逻辑控制过程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绕线机视觉模块实现 | 第38-52页 |
·视觉底层物理结构 | 第39-42页 |
·S3C2440 核心结构 | 第39-40页 |
·OV9650 芯片结构 | 第40-41页 |
·视觉底板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视觉软件工作流程 | 第42-45页 |
·视觉整体工作流程 | 第42-43页 |
·视觉板初始模块流程 | 第43页 |
·摄像头视频模块流程 | 第43-44页 |
·视觉控制模块流程 | 第44-45页 |
·视觉信息采集显示 | 第45-48页 |
·铜丝信息采集 | 第45-47页 |
·铜丝信息显示 | 第47-48页 |
·铜丝角度处理算法 | 第48-51页 |
·视觉处理过程 | 第48-49页 |
·霍夫变换原理 | 第49-50页 |
·偏转角度计算 | 第50-51页 |
·结果去抖处理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视觉反馈控制算法实现 | 第52-65页 |
·视觉反馈控制算法总体设计方案 | 第52-54页 |
·视觉反馈控制数据计算 | 第54-59页 |
·各状态标准偏转角度 | 第54-58页 |
·相对偏差角度 | 第58页 |
·反馈控制校正表 | 第58-59页 |
·各状态反馈控制算法 | 第59-62页 |
·状态一反馈调控 | 第59-61页 |
·状态二反馈调控 | 第61页 |
·状态三反馈调控 | 第61-62页 |
·状态四反馈调控 | 第62页 |
·状态五至状态八反馈调控 | 第62页 |
·反馈控制算法实现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绕线机视觉控制测试 | 第65-69页 |
·视觉绕线机平台搭建 | 第65-66页 |
·视觉绕线机实例测试 | 第66-68页 |
·视觉绕线机性能分析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9-71页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69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 | 第76-77页 |
详细摘要 | 第77-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