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标的导学本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图目录 | 第10-11页 |
表目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文献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学案导学”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基于“课标”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问题提出 | 第16-17页 |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导学本的设计基础及相关研究 | 第20-33页 |
·基于“课标”的教学 | 第20-21页 |
·课程标准 | 第20页 |
·基于课标的教学 | 第20-21页 |
·自主学习理论 | 第21-22页 |
·自主学习的概念 | 第21页 |
·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 | 第21-22页 |
·初中生的自主学习特征 | 第22页 |
·问题化学习 | 第22-26页 |
·问题化学习的概念 | 第22-23页 |
·问题化学习中学习问题的设计 | 第23-25页 |
·数学学科课程中的问题化学习 | 第25-26页 |
·翻转课堂 | 第26-30页 |
·翻转课堂的特征 | 第27-28页 |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 第28-30页 |
·导学本的设计基础 | 第30-33页 |
第3章 导学本设计的基本框架 | 第33-37页 |
·导学本的概念 | 第33页 |
·导学本的基本框架 | 第33-35页 |
·导学本的设计原则 | 第33-34页 |
·导学本的基本特点 | 第34-35页 |
·导学本的基本模块 | 第35-37页 |
第4章 导学本案例的设计 | 第37-47页 |
·学科学习目标编码 | 第37-39页 |
·学科知识梳理及编码 | 第37-38页 |
·学习水平界定及行为分解 | 第38-39页 |
·知识编码与学习水平对位编码 | 第39页 |
·单元学习目标的组织 | 第39-40页 |
·基本模块的内容设计 | 第40-44页 |
·课程标准、学科要求与教学内容分析 | 第40-41页 |
·学习目标 | 第41页 |
·重难点 | 第41页 |
·知识结构图 | 第41-42页 |
·学习过程 | 第42-44页 |
·拓展延伸 | 第44页 |
·导学本教学过程的实施 | 第44-46页 |
·导学本实施结果的调研与改进 | 第46-47页 |
第5章 导学本案例教学的实施 | 第47-65页 |
·导学本案例教学实践过程 | 第47页 |
·第一轮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 第47-55页 |
·实施过程简述 | 第47-49页 |
·实施调研结果分析 | 第49-54页 |
·导学本改进要点 | 第54-55页 |
·第二轮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 第55-60页 |
·实施过程简述 | 第55页 |
·实施调查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导学本改进要点 | 第59-60页 |
·第三轮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 第60-65页 |
·实施过程简述 | 第60页 |
·实施调查结果分析 | 第60-64页 |
·导学本改进要点 | 第64-65页 |
第6章 导学本课堂应用环境设计 | 第65-70页 |
·课堂环境设计 | 第65-68页 |
·课堂学习小组建立 | 第68-7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研究成果 | 第70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 | 第75-98页 |
附录1:导学本第一轮实践调查问卷 | 第75-76页 |
附录2:导学本第二轮实践调查问卷 | 第76页 |
附录3:导学本第三轮实践调查问卷 | 第76-77页 |
附录4:自主学习能力自评量表 | 第77-78页 |
附录5:导学本案例1——分数指数幂 | 第78-84页 |
附录6:导学本案例2——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 第84-91页 |
附录7:导学本案例3——因式分解(一) | 第91-94页 |
附录8:导学本案例3——直角坐标系 | 第94-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