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 | 第11-12页 |
·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中的主体 | 第12页 |
·能量扩散 | 第12-13页 |
·能量位势与能量势差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5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核心企业能量扩散与能量势差理论 | 第16-26页 |
·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 | 第16-19页 |
·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定义 | 第16-17页 |
·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核心企业能量扩散的相关研究 | 第19-21页 |
·能量扩散的内涵 | 第19页 |
·能量扩散的特征 | 第19-20页 |
·能量扩散的方式 | 第20-21页 |
·能量势差的相关研究 | 第21-23页 |
·Agent 建模与仿真 | 第23-25页 |
·Agent 建模仿真的优点 | 第23-24页 |
·Agent 建模仿真的应用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核心企业能量扩散的作用机理 | 第26-35页 |
·核心企业能量扩散的关键要素 | 第26-29页 |
·能量主体 | 第26-27页 |
·能量特性及扩散渠道 | 第27-28页 |
·能量场 | 第28-29页 |
·能量扩散的作用力 | 第29-31页 |
·推力—核心企业能力扩散的动力 | 第30页 |
·吸力—成员企业的吸收能力 | 第30-31页 |
·场力—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环境 | 第31页 |
·基于能量势差的核心企业能量扩散的作用机理 | 第31-34页 |
·搜索扩散对象 | 第32-33页 |
·能量源发送能量 | 第33页 |
·能量受体吸收能量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核心企业能量扩散的能量势差模型 | 第35-52页 |
·Agent 建模的可行性分析 | 第35-38页 |
·核心企业能量扩散网络中主体的聚集 | 第36页 |
·核心企业能量扩散效应中的非线性关系 | 第36页 |
·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能量的流动 | 第36-37页 |
·核心企业能量扩散效应中的多样性 | 第37页 |
·核心企业与成员企业的标识 | 第37-38页 |
·核心企业与成员企业的内部模型 | 第38页 |
·核心企业能量扩散网络中的积木 | 第38页 |
·能量势差模型的原理及转化 | 第38-40页 |
·能量势差模型说明 | 第40-45页 |
·能量势差 | 第41-43页 |
·能量水平 | 第43-44页 |
·能量流动的两个阶段 | 第44-45页 |
·能量势差模型中主体交互规则 | 第45-49页 |
·搜索规则 | 第45-47页 |
·扩散规则 | 第47-48页 |
·溢出规则 | 第48-49页 |
·能量势差模型的仿真流程图 | 第49-51页 |
·模型仿真思路 | 第49页 |
·终止条件的设定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能量势差模型的仿真分析 | 第52-67页 |
·系统仿真研究概述 | 第52-53页 |
·仿真工具 Netlogo 适用性分析 | 第53-55页 |
·模型的初始设定 | 第55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5-64页 |
·能量势差对系统中主体的平均能量水平的影响 | 第56-60页 |
·能量势差对系统中主体的能量流量的影响 | 第60-64页 |
·相关建议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