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真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运输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22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既有研究方法总结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2 路网运输能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35页 |
|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运输能力的概念 | 第22页 |
|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34页 |
| ·路网特征对路网运输能力的影响 | 第23-28页 |
| ·客流特征对路网运输能力的影响 | 第28-33页 |
| ·路网服务水平对路网运输能力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3 路网服务水平评价及其分级标准 | 第35-45页 |
| ·路网服务水平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5-38页 |
| ·路网服务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页 |
| ·服务水平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 第35-38页 |
| ·路网服务水平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38-40页 |
| ·线路满载率 | 第38-39页 |
| ·车站平均集散时间动态系数 | 第39-40页 |
| ·车站站台平均候车时间 | 第40页 |
| ·路网服务水平分级标准的确定 | 第40-44页 |
| ·线路服务水平分级标准的确定 | 第40-42页 |
| ·车站服务水平分级标准的确定 | 第42-43页 |
| ·路网服整体务水平分级标准的确定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4 基于仿真的路网运输能力计算方法 | 第45-55页 |
| ·基于仿真计算路网运输能力的思路及流程 | 第45-49页 |
| ·路网运输能力的“压力测试” | 第45-47页 |
| ·路网运输能力仿真计算方法的思路及流程 | 第47-49页 |
| ·路网仿真场景设置 | 第49-53页 |
| ·路网拓扑结构 | 第49-50页 |
| ·路网乘客出行特征 | 第50-53页 |
| ·路网运行图 | 第53页 |
| ·仿真客流的加载 | 第53-54页 |
| ·测试终止条件 | 第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5 实例验证 | 第55-72页 |
| ·案例情况简介 | 第55-56页 |
| ·基础数据 | 第56-61页 |
| ·仿真系统简介 | 第61-62页 |
| ·与仿真系统的接口 | 第62-64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4-71页 |
| ·案例计算结果 | 第64-66页 |
| ·结果分析 | 第66-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研究结论 | 第72页 |
| ·研究展望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附录A | 第77-78页 |
| 作者简历 | 第78-8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