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8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 第12页 |
·文章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与研究相关的理论论述 | 第14-18页 |
·马克思对于股份制的论述 | 第14-15页 |
·马克思关于股份资本的论述 | 第15-16页 |
·现代资本经营理论 | 第16-18页 |
3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超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18-31页 |
·创业板市场 | 第18-19页 |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的募集以及超募资金的产生及分类 | 第19-22页 |
·上市公司资金的募集 | 第19-20页 |
·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的产生和分类 | 第20-21页 |
·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监管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超募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 第22-24页 |
·大量已募资金闲置 | 第22-23页 |
·中小股东利益受损 | 第23页 |
·企业高管背信辞职 | 第23-24页 |
·社会闲置资金流向失衡 | 第24页 |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超募的原因分析 | 第24-29页 |
·我国创业板的公司上市机制不完善 | 第25-26页 |
·关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和监管的相关法规不完善 | 第26页 |
·创业板上市公司 IPO 的询价机制不健全 | 第26-27页 |
·放开市盈率限制使得创业板市场股票发行价格过高 | 第27-28页 |
·保荐人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督导失位 | 第28-29页 |
·创业板上市公司自身对超募资金的非合理追求 | 第29页 |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超募案例分析 | 第29-31页 |
4.美国创业板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借鉴之处 | 第31-34页 |
·IPO 定价程序 | 第31-32页 |
·资本市场的监管方式 | 第32-34页 |
5 解决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超募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34-43页 |
·从外部环境出发所提出的建议和对策 | 第34-39页 |
·加强证监会自身监管 | 第34-35页 |
·规范交易行为,完善上市机制 | 第35页 |
·健全相关的法律机制 | 第35-36页 |
·完善保荐人体制,形成权责对称机制并使佣金与募集资金脱钩 | 第36-37页 |
·完善询价制度及定价机制 | 第37页 |
·组建证监会、交易所、保荐人、公司内部相结合的监管体系 | 第37-38页 |
·强化信息披露的约束 | 第38-39页 |
·强化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形成内部权力制衡机制 | 第39-41页 |
·股权激励 | 第39页 |
·强化独立董事的约束机制 | 第39-40页 |
·建立高管行为公告制度 | 第40-41页 |
·对创业板已形成超募资金的使用提出的建议 | 第41-4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论文的主要观点 | 第43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43-44页 |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阶段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