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农村可再生能源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农村可再生能源推广的激励机制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系统动力学(SD)方法在农村能源方面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研究目标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创新之处 | 第19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9-23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本研究的路线框架 | 第21-23页 |
第2章 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现状及分析 | 第23-49页 |
·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现状 | 第23-24页 |
·农村户用沼气推广现状 | 第24-25页 |
·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情况调查 | 第25-42页 |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家庄村户用沼气池调查研究 | 第25-32页 |
·北京市上东廓村沼气集中供气项目调查分析 | 第32-33页 |
·湖北省宣恩县板寮村和黄坪村农村户用沼气池调查研究 | 第33-42页 |
·农村能源调查总结 | 第42-43页 |
·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设计 | 第43-47页 |
·我国农村能源资源优势区划分析 | 第43-44页 |
·风能太阳能富集区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设计 | 第44-45页 |
·生物质能富集区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设计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3章 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推广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49-78页 |
·系统动力学概述 | 第49页 |
·VENSIM建模步骤 | 第49-51页 |
·因果关系图及系统流图 | 第51-56页 |
·系统分析 | 第51页 |
·系统边界的确定 | 第51页 |
·模型因果关系图 | 第51-53页 |
·VENSIM系统流图 | 第53-55页 |
·模型的初始状态 | 第55-56页 |
·系统流图的结构分析 | 第56-65页 |
·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投资子系统 | 第57-60页 |
·农村人口子系统 | 第60-61页 |
·农业生产子系统 | 第61-63页 |
·农村能源替代子系统 | 第63-65页 |
·农村能源减排子系统 | 第65页 |
·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 | 第65-76页 |
·模型输入数值和函数关系的确定 | 第65-68页 |
·模型的检验 | 第68-71页 |
·模型仿真结果 | 第71-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4章 激励机制与模拟实验 | 第78-90页 |
·能源投资比例激励机制模拟 | 第78-80页 |
·各种可再生能源投资比例模拟 | 第78-79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79-80页 |
·节能减排激励机制模拟 | 第80-81页 |
·减排目标模拟 | 第80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80-81页 |
·社会资金支持激励机制模拟 | 第81-82页 |
·社会资金模拟 | 第81-82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82页 |
·技术服务激励机制模拟 | 第82-84页 |
·技术服务模拟 | 第82-83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83-84页 |
·政策连贯性激励机制模拟 | 第84-86页 |
·综合激励机制方案设计 | 第86页 |
·河南省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5章 农村能源推广激励政策建议 | 第90-96页 |
·农村能源推广总思路 | 第90-91页 |
·农村能源推广政策建议 | 第91-94页 |
·法规、制度方面 | 第91-92页 |
·经济方面 | 第92-94页 |
·其他方面 | 第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总结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
附录 | 第104-114页 |
附录一、农村能源调查问卷 | 第104-107页 |
附录二、Vensim程序 | 第107-11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第114-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