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5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5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2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22-25页 |
第二章 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理论依据 | 第25-33页 |
一、 政府监管与政府监管体系 | 第25-27页 |
二、 政府监管食品安全的必要性 | 第27-30页 |
(一) 食品行业潜在危险多 | 第27-28页 |
(二) 企业及公民防范观念弱 | 第28-29页 |
(三) 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渠道不完善 | 第29-30页 |
三、 政府监管食品安全的合理性 | 第30-33页 |
(一) 公民有获得安全食品的权利 | 第30页 |
(二) 公民有知情权 | 第30-31页 |
(三) 公共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现状分析 | 第33-39页 |
一、 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概况 | 第33-34页 |
(一) 法律法规体系 | 第33-34页 |
(二) 标准体系 | 第34页 |
(三) 组织体系 | 第34页 |
二、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34-39页 |
(一)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 第34-35页 |
(二) 标准体系不健全 | 第35页 |
(三) 监管部门权责关系不明晰 | 第35-36页 |
(四) 检验检测体系及其资源分配不合理 | 第36-37页 |
(五) 行政人员和企业奖惩制度不合理 | 第37-38页 |
(六) 监管制度不健全和企业、社会与公民参与度不够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9-43页 |
一、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介绍 | 第39-41页 |
(一) 欧盟 | 第39页 |
(二) 美国 | 第39-40页 |
(三) 日本 | 第40-41页 |
二、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第41-43页 |
(一) 健全立法 | 第41页 |
(二) 健全监管体系 | 第41页 |
(三) 严惩违法行为 | 第41页 |
(四) 加强企业自律 | 第41-42页 |
(五) 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42页 |
(六) 加强公民的参与力度 | 第42页 |
(七) 实施风险管理与安全预警制度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的对策 | 第43-49页 |
一、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第43页 |
二、 健全标准体系 | 第43页 |
三、 明晰监管部门权责关系 | 第43-44页 |
四、 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及其资源分配 | 第44页 |
五、 健全行政人员与企业奖惩制度 | 第44页 |
六、 健全监管制度和加强企业、社会与公民的参与度 | 第44-4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