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第13-20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现状分析 | 第23-29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3-24页 |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23-24页 |
·研究区经济概况 | 第24页 |
·河南省城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24-26页 |
·河南省城镇化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 | 第24-25页 |
·经济发展落后,整体城镇化水平低 | 第25页 |
·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较差 | 第25-26页 |
·河南省城镇化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6-29页 |
·认识与观念的制约 | 第26页 |
·经济因素制约 | 第26-27页 |
·政策体制因素影响 | 第27页 |
·文化因素制约 | 第27-29页 |
3 河南省城镇化区域差异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9-37页 |
·河南省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差异性原则 | 第29页 |
·以人为本原则 | 第29页 |
·全面系统性原则 | 第29页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29-30页 |
·代表性原则 | 第30页 |
·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30-32页 |
·关于指标体系的说明 | 第32-34页 |
·人口发展指标 | 第32页 |
·经济发展指标 | 第32-33页 |
·社会生活指标 | 第33页 |
·资源与环境指标 | 第33-34页 |
·基础设施指标 | 第34页 |
·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方法 | 第34-37页 |
4 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 第37-63页 |
·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测度过程 | 第37-38页 |
·建立原始数据矩阵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 | 第37页 |
·对变量进行检验并提取主成分 | 第37-38页 |
·计算各主成分的权重 | 第38页 |
·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分析过程 | 第38-57页 |
·河南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区域差异 | 第38-41页 |
·河南省城镇化人口发展水平区域差异 | 第41-44页 |
·河南省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 | 第44-47页 |
·河南省城镇化社会生活水平地区差异 | 第47-49页 |
·河南省城镇化资源环境水平区域差异 | 第49-53页 |
·河南省城镇化基础设施水平区域差异 | 第53-55页 |
·区域差异综合分析 | 第55-57页 |
·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演变 | 第57-60页 |
·小结 | 第60-63页 |
5 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地区分类及发展方向 | 第63-71页 |
·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聚类分析 | 第63-66页 |
·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地区分类及发展方向 | 第66-68页 |
·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地区分类特征及发展定位 | 第68-71页 |
6 河南省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 第71-81页 |
·河南省各个区域城镇化发展对策 | 第71-75页 |
·一类地区发展对策 | 第71-72页 |
·二类地区发展对策 | 第72-73页 |
·三类地区发展对策 | 第73-74页 |
·四类地区发展对策 | 第74-75页 |
·河南省整体城镇化发展对策 | 第75-81页 |
·产业发展对策 | 第75-77页 |
·深化河南省城镇化制度改革 | 第77-78页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 第78-79页 |
·河南省城镇体系的完善 | 第79-8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主要结论 | 第81页 |
·研究可能创新之处 | 第81-82页 |
·研究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