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报纸连载小说的传播学解读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第2章 张恨水报纸连载小说的传播盛况 | 第11-14页 |
·作品流传时间长、范围广 | 第11页 |
·读者覆盖跨时空、跨阶层 | 第11-12页 |
·报纸发行量大幅提升,张恨水成为炙手可热的作家 | 第12页 |
·四部代表作的阅读盛况 | 第12-14页 |
·《春明外史》 | 第12页 |
·《金粉世家》 | 第12-13页 |
·《啼笑因缘》 | 第13页 |
·《八十一梦》 | 第13-14页 |
第3章 张恨水报纸连载小说的传播者分析 | 第14-19页 |
·张恨水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 | 第14-16页 |
·张恨水的传统文人角色 | 第16-17页 |
·张恨水的现代报人角色 | 第17-18页 |
·张恨水双重角色的调适及其影响 | 第18-19页 |
第4章 张恨水报纸连载小说的受众分析 | 第19-24页 |
·“读者群”的形成条件 | 第19-20页 |
·主要读者群——“市民阶层”的分析 | 第20-21页 |
·张恨水对读者的准确把握 | 第21-23页 |
·准确把握读者的阅读水平和阅读习惯 | 第21-22页 |
·准确把握读者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心理 | 第22页 |
·坚持读者至上的创作态度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5章 张恨水报纸连载小说的内容分析 | 第24-32页 |
·张恨水对小说内容的准确定位 | 第24-29页 |
·以社会为经,以言情为纬的题材定位 | 第24-25页 |
·小说故事悲剧基调的定位 | 第25-26页 |
·引人入胜的剧情定位 | 第26-28页 |
·雅俗共赏的文化内涵定位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页 |
·张恨水对传播内容的有效编码 | 第29-32页 |
·改良章回体,适应读者的译码习惯 | 第29-30页 |
·运用大众媒体化的语言,提高读者解码能力 | 第30-31页 |
·情节曲折,趣味性强,提高读者解码兴趣 | 第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6章 张恨水报纸连载小说的传播媒介分析 | 第32-36页 |
·现代报刊的出现及其影响 | 第32-33页 |
·报纸副刊的发展 | 第33-34页 |
·张恨水对传播媒介的良好掌控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1页 |